众臣惊骇不已,顾不上什么仪态威严,惊叫声此起彼伏,抱着团地向殿内逃去。
皇上的目光从殿外的混乱移到阎止的脸上,带着难言的怨恨与恐惧。他手中的刀刃依然紧紧地压在阎止的脖颈间,却因愤怒而颤抖着:“……你这是想要造反吗?”
“臣不敢,父亲与国公没有做的事情,我也不会做,”阎止开口,声音里压着冷峭的寒意,“禁军无诏而闯金殿,视同谋逆。臣先一步察觉,替陛下清君侧而已。”
皇上恨声道:“你这个乱臣贼子!十年之前,朕第一个应该杀的就是你!”
“陛下敢杀我吗?”阎止清冷冷的声音回荡在殿上。他丝毫不见惧色,伸手捏着刀刃,贴着肩膀用力地推了下去。
帝王的宝剑铛地一声掉在了地上,清脆的鸣响殿中清晰可闻,外面的混战似乎也跟着停了一瞬。
皇上怒气上涌,胸脯剧烈地起伏着,气得嗬嗬直喘。他颓然地倒退了两步,紧接着又像是想起来了什么似的,抬头扬声向殿外高喊:“殿卫何在!”
日光照耀之下,不远处只有喧哗的混战,殿上廊下血流成河,却并不见侍卫的影子。两侧群臣众目睽睽,都在这杀声中沉默下去,只留一双眼睛看着大殿正中恐惧的帝王。
皇上站在大殿正中,几息之间像是连背也变得佝偻了。他侧身怒视着殿门之外,过了半晌才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一样,缓缓地转过脸去,震惊而诧异地看向玉阶之旁的老太监。
盛江海一身玄色宫袍,垂着眼睛手持拂尘,一动不动,仿佛无悲无喜的塑像。他见皇上满眼怒火,恶狠狠地瞪着自己,终于神色有了些变化,上前半步拱了拱手。
皇上心里的火气腾地一下就烧了起来,他一摔袖子疾步向玉阶走去,连外袍凌乱的落在地上也顾不上,站在阶下伸手指着盛江海,厉声质问道:“你……你……是你这个老东西!你把朕的殿卫都调走了,是不是你!”
盛江海将拂尘置于身前,慢慢地跪下在地上叩了首,轻言缓声道:“陛下,臣自幼时跟随着您,一路四十余年风雨,可以说朝堂之上什么都见过。先帝暴烈,先废太子骄横,废太子庸懦,瑞王狡诈,臣都看在眼里。可扶持陛下稳坐帝位的,唯有漓王殿下与故去的衡国公。两位清正一世,忠君一生,不该遭此下场。”
他又说:“如今十年冤案力陈于此,陛下不愿承认,但公道自在人心,并非您不想看,不愿看便能躲开的。您今日不肯认错,来日史书要认。今日不准人议论,其后千秋百代都在看着。躲避使人心生畏惧,怯懦一世,陛下何苦不敢直视往昔呢!”
皇上死死地瞪着他,足足有半刻都没出声。他颤似的微微点了点头,却缓慢地转过身来,目光在群臣中间慢慢扫过,最后落在阎止的身上。
“好啊,好啊……”他瞪圆了眼睛盯着阎止,声音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但他越说越气愤,终于涨红了一张脸,高声咆哮起来:“朕偏不要下这个旨!萧临徵,你有本事就杀了朕,自己来坐这个位子。等到那个时候,你想干什么朕管不了你!但是翻案,只要朕坐在这个位子上,就绝不会同意!”
他说罢登上玉阶,一脚踹开盛江海,提步走进内殿去了。
--------------------
还有大概两章就要完结了,后面还有一些番外。大家想看什么欢迎提名~
谢谢阅读。
昭雪
后殿沉沉,冷寂无声。偌大的内殿空荡荡的,左右服侍的小太监与宫娥早已遣散了下去。皇上的外袍凌乱地拖在地上。他蹒跚着向桌案挪去,周遭只余他粗重的喘气声。
他抬眼瞧见早上离去时未批完的奏折,上面的墨香还没有散去。在案上看不见,但他知道在如山的奏折之下还压着一封草拟诏书。
皇上原想着兖州案了结之后,便下旨复阎止为亲王,以作安抚。但今日变故陡生,殿前交戈的兵刃声远远地依然可以听到,朝中众臣怀疑与猜测的目光,即便隔着重重玉宇,也像寒芒一样盯在他的身上,让他心中没来由地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