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说明了贾璉这个年轻臣子的特殊性。
当然这个特殊,那也是皇帝和贾璉联手造成的。换成別的臣子,二十五岁啊,能混个七品清流御史就很了不得了。
张庭恩说出这么离谱的话,其他內阁大臣居然一个出来反对的都没有,皇帝也真听进去了。
“张卿所言极是,朕让人叫他来问问。”乾清宫里上演的这一幕,毫不意外的传出去了。
朝野之间很快形成了两个观点,一个是荒唐,太荒唐了。贾璉何德何能?还能自己选官做?另一个观点,虽然离谱,倒也正常。
持前者观点者,都是一些败犬,只能无能狂吠,
持后者观点者,倒是能有理有据。
歷数满朝大臣,又有哪个做到了贾璉这个程度呢?
找不到吧?只有这一个吧?既然如此,那反对者就闭嘴吧?
反对者当然是不会闭嘴的,非但不闭嘴,还在报纸上大肆击內阁的用人方式。他们是不敢骂皇帝的,骂张庭恩一点压力都没有。
现实情况是,官员队伍中,喜欢贾璉的人是少数,因为年轻官员本身就是少数,
权贵队伍中,喜欢贾璉的人几乎没有,少的可怜。恨的立刻让贾璉去死的,倒是大有人在。
承辉帝也没著急立刻叫贾璉进宫,毕竟他还有假期呢,还在准备娶黛玉呢。
再者,承辉帝也想看看,朝野舆论会朝著哪个方向发酵。
这不,事情才过了三天,京城的各家报纸上,从一开始的简单从年龄入手,反对贾璉入阁的舆论,渐渐的演变成了另一种论调。
比如,这家《京华时报》最新的一期,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针对贾璉的评论。
第一句就是【贾璉,荣国公之后也!】然后揪住贾璉勛贵出身大做文章。
【出仕以来,歷次率军出阵,屡战屡胜,军中威望之高,大有振臂一呼,望风景从之势,有乃祖之风。】
这句话就比较恶毒了,不提贾璉在政务上的能力,也不提在京城也好,广州也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单单抓住他在军队的威望说事。
【当今春秋鼎盛,眾正盈朝,盛世绵延五十载可期,窃以为,二十年后贾璉入阁,正当其时。彼时贾璉羽翼丰满,掌握朝政不难。】
先不说作者一桿子给贾璉支二十年之后的事情,关键是暗戳戳的表示,二十年后贾璉入阁,那才叫权倾天下呢。
要说恶毒,还得是读书人啊!
看似公允,实则一直在暗示,贾璉掌握兵权,二十年后再入阁,那画面,喷喷喷。
这是在挖坑埋了贾璉啊!
此文一出,后续类似的文章,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至沓来。
攻击方向变成了贾璉有可能成为乱臣贼子。
这就好比,有个女人指著街上一个完全无关的男人,告诉警察,这个人长了jj,他想qj我。
说穿了就是莫须有!
这种事情不要证据的,只要疑心一起,一切都不重要了。
说你要造反,你就是!
別管你做没做,反正你有这个能力。
他们不会告诉你,其实会不会造反,根本不看能力,要看个人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