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好比想不想做皇帝。估计是个男人都想做皇帝,问题是你有没有付出行动。
要不怎么说,论跡不论心呢?
可这是朝廷里的互相倾轧,涉及到皇权的稳固时,多少情况下,是不跟你讲证据的。
贾璉把这些文章都看了,却根本就不著急,反手写了一份奏摺送进宫里。
【微臣惶恐,陛下为难,故而微臣自请外放,只求陛下开恩,允许微臣带上妻小一同赴任。】
奏摺里说了一大堆的话,就上面这句话有点营养,別的都是废话。
干完这个事情,贾璉骑上马,身穿喜服,一路吹吹打打,登门迎亲。
仿佛这一切的沸沸扬扬,与之无关。
无论报纸上怎么评价贾璉,都没有影响这次结婚的热闹程度。
说是宾客盈门,都是谦虚的说法了,登门道贺的客人,贾家都呆不下了。
但凡是与贾璉有过交集的官员,在京的全都亲自登门道贺。
文的武的,上至內阁大臣、京营统制,下至八九品的文武小官,来了五百多人。
比起当初贾璉娶王熙凤时的场面,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西府东府同时大摆宴席,荣寧街上也摆起了流水席。
据传,这一日,沿途光是喜钱,就撒出去价值三十万元的铜钱。
林妹妹坐著八抬大轿,走中门进入贾府。为了让她有这个资格,还没过门呢,皇帝就赐她从正二品浩命。
热热闹闹,迎来送往,折腾到晚上十点左右,贾璉得以脱身,回到洞房內。
用秤桿挑起盖头,灯下的林妹妹,美的耀眼!满脸喜悦,一种得偿所愿的情绪毫不掩饰。
黛玉没著急做別的,而是大大方方的让紫鹃捧出一个托盘,上面全是信,贾璉写给黛玉的信。
从贾璉第一次离京外出,到现在,这么些年,贾璉从最初的应黛玉的要求给她写信,
到后来自觉的定期写信,到底些了多少信,贾璉根本没数。
眼前的托盘里,厚厚的一,少说也有上百封。
都说从前车马很慢,信传递的也慢,一辈子只能爱一个人,贾璉看著这些信,觉得写诗的都是扯淡。
这一夜,贾璉確定,黛玉肯定做不到倒拔垂杨柳,倒浇蜡烛都做不到。至少现在做不到。
好在贾璉有丰富的经验,可以慢慢来,不著急,日子还长著呢。
婚礼之后,贾璉闭门不出,连续一个月的时间,每日在家陪著妻妾,即便是声称要一直住在外面的宝釵,也趁著夜色悄悄的回到贾府。
贾璉总算体会到了什么叫一日不得閒!
春天来了,城外的山岗上生机勃勃,找个去看看玄真观的藉口,贾璉叫上贾蓉,策马出城,偷得一日閒。
既然看了玄真观,自然要去看看馒头庵照个面,只是贾璉万万没想到,山门之外,遇见了甄欢。
“我是来道別的,要往西域去。”甄欢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