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那一刻的坚定却深深印刻在了观南脑海中,她还是会忍不住去想,一个被俘之后立刻投敌的功臣怎么会愿意向她献上忠臣?真的是他所说的,希望吗?
她对民生的了解一直仅停留在书本上。
"饥馑,人相食。"
但这对于一个闺阁中的公主还是太过遥远,她确实无法想象到那样的饥饿,便对她熟视无睹。她确也如那些远离农田的勋贵们一样,从来没有真正将百姓当人看。这并不是因为她没有同理心,只是距离上的遥远阻隔了情感的传递。
但是,这样深重的期待是谁也难以忽视的,她开始思考,自己作为帝王的责任。她要早点终结这个乱世,不要再让鲜血染红城墙的场景重复上演了。
猩红的仇恨渐渐在她的眼中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仁君的慈悲与对盛世的期待。
她好像真的可以成为她梦想中惩恶扬善的女侠,只不过,不是行走在江湖的水云身,而是庙堂之上的九五至尊。
她深吸一口气,往日被仇恨撕碎了的心在此刻仿佛得到救赎。她第一次这样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她好像,重新爱上了这个世界。
她自己的人生,将从此刻开始。
那些已然逝去的人不再是她活着的唯一理由,她还要为了那些忠诚与于她的人搏出一个未来,为了她的子民结束纷争。
但是另一边,也有人痛不欲生。
孟元吉在听到辛彦的死讯之后才明白他的用意。
撕心裂肺的恨与愧萦绕在他身体里。或许人们只有等待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与辛彦相处的一幕幕在眼前溯回。
初见时的意外与欣赏、共事中的涓涓教诲以及离别时的落寞与决绝。
那是少年痛失双亲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被欣赏、被保护的感觉。
他都不敢去想,那样的老者竟被五马分尸!愤恨、遗憾、感动交织在一起,竟让他产生了一种想要私自回京、看他一眼的冲动。但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也是他无法轻易放弃的存在,他还是抑制住了这样的冲动,他不能就这样交代在这里。
他哭了。
那是他此生第一次感到这样的无力。
无尽的遗憾最终化作了一声长长的叹息,他决心背负另一个人的期望,向前走去。
长安城内,陷入痛苦之中的还有唐君。
他轻率的行为不仅造成了众臣的离心,还导致了两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勋贵们乘势追击,势要将寒门子弟赶尽杀绝,将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他已经能感受到,事态朝着无可挽回的方向一路疾驰。
他再次审视起自己的筹码,事到如今,只能搏一搏了。
他要彻底废除门荫制度,以换取牛党的支持,让没有太多家族势力的寒门子弟为他死心塌地,给整个朝廷进行一场大换血。彻底解决党争问题,并为朝廷提供一批还算廉洁的新鲜血液。
正好,这也是荀忠的最终目的,他也可以此得到整个军队的支持。为此,他叫来了荀忠。
"哎,将军免礼,请坐。"此刻,他已经无法掩饰自己心中的不安,他想见到救星一般地来迎接荀忠。但荀忠见他不坐,自己也不敢坐。他们两个站着愣了一会,唐君就坐,荀忠也随之坐下。
"将军是否也会责怪朕?说起来,自将军假逃之时,朝中将领就再也没有想将军一样忠诚的。这三年来,朕夜夜不得安睡。忧思过度,才犯下如此错事。朕不敢奢求朝臣体恤,却还是恳请将军随我一起弥补错误,中兴大唐。"
"幸得圣人信赖,臣定会向从前一样,为陛下赴汤蹈火。只是不知,陛下是否看了臣的奏章?"
"朕已看过,将军忧国之心,日月可鉴。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搜罗出这么多证据,真是辛苦将军了。只不过,朕还有一事想请教将军。朕打算废除五品以上官员门荫后世的制度,彻底扳倒李党,不知卿可有异议?"
"这,门荫制度已经实行了上千年了,现在边患不停,陛下在此时废除,不会引发变故吗?"
"要是如此说来,贪腐,也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了,像老鼠一样,杀不尽,灭不绝。卿不也不得不在此时反腐?"
荀忠哑口无言,算是默认了。
"那陛下,李相……"
"卿此时再查,他怕是已经把缺额补上了。不要心急,慢慢来。你先去好好想想,该找什么人,以什么方式达成我们的目的,等到想好了,再行动吧。莫要如朕一般,情急之下,干出这样的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