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城外的空地上,冯山站在人群中清点人数。
冯山长得高,站在原地就把要去顺阳的人数数完了。
跟着冯山逃难的这行人,一共有十六家,但只有十二家决定去顺阳,剩下的有三家选择去东昌府下的宜石县,还有一家三口想要留在济阳。
十二个家庭,加起来足足有五十口人,再加上房宁和李大民一家,一个将近六十人的队伍就形成了。
关于要带上房宁和李大民等人这件事,冯山同意了,其他人基本上也都同意了。
房宁把包袱往身上一系,剩下两手空空,踮着脚尖看向北方,一副等不急要赶路的模样。
“狗蛋,过来!”
冷不丁被人叫,房宁差点一个趔趄摔倒,回头一看,是冯山在冲她招手,连忙走过去。
“咋了,山哥,需要我帮忙?”
冯山低头看着小鸡仔一样大的房宁,长得又细又矮的,皱了皱眉,“我今年三十四了,你才十三岁,叫什么山哥,叫我山叔!”
房宁:“。。。。。。”
也不是不行,但是:“我叫你山叔没问题,那您能不能别叫我狗蛋,叫我房宁。”
冯山很痛快:“可以。”
房宁开心了:“山叔,您有什么任务?”
任务?不愧是识字的,说话就是跟睁眼瞎不一样,冯山:“现在没有任务,但是既然你识字,这一路就跟在我身边,我需要你帮忙的时候,方便找你。”
帮忙可以,虽然不知道要帮什么忙,但是。。。房宁看向只有三岁的铁头。
冯山当然也看到了,“你不用担心他们,既然说定一起赶路,我就会负责到底!”
房宁放心了,“那多谢山叔,你放心,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尽管吩咐!”
一个人只要有价值,就不会被抛弃。她无父无母,更要证明自己,才能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
冯山走南闯北的,哪会真的需要一个十几岁的小子帮忙,无非是觉得他能活到现在,身上肯定带点不寻常的东西。
出门在外,实力重要,运气更重要。
-
李大民确定自己可以和冯山一起去顺阳后,心里踏实了很多。
趁着冯山点人的功夫,李大民也没闲着,忙着和接下来要同行的人互相认识。他这才知道,和冯山一起来到济阳的这些人,都是从德江县逃出来的。
一开始,冯山带着冯老娘,和同村的古大夫夫妻俩一起上路,冯山家的那辆骡车,刚好够他们四个人用。
后来,遇到了隔壁村的刘宽一家人,冯山和刘宽是老相识,于是干脆一起走。
再后来,冯山出了德江县,竟遇到了越来越多邻村的老乡,他们都认识冯山,有名的大块头,走南闯北好多年,如果能和冯山结伴而行,那安全系数会大幅提高。
于是,这支逃荒小队,从最开始的四个人,慢慢发展到几十个人。冯山家的那辆骡车,承载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李大民一听古芝是个大夫,激动地快要跳起来了,“古大夫,那啥,这一路免不了需要您,不不不,呸,最好不需要!可,家里的孩子都小,万一真有个病,还希望您救急。。。”
古芝:“好说,好说。”他是个大夫,自然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