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打算就近去那密县赚些银两,不知那密县物价几何,缺不缺人做些苦力。”
三娘大笑,“娘子说笑了。我们王家村背山而居,这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里常有人去山中打些山鸡野兔。”
“那山鸡警觉,跑得又快,山脚早不见山鸡出没。娘子既能在雨天打来这山鸡,想来明日这雨一停,定能打来更多。”
“密县靠近京畿,常有商贩来此收些野味,这一只山鸡也能卖出五六十文。”
按五十文计算,二十只山鸡可得一贯钱,也就是一两银子。丰年时可购两石大米或三石小麦,抵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口粮。
云溪算了算,微笑道。
“既如此,怕是要多叨扰三娘几日了。”
隔日大早,云溪用过三娘准备的朝食,借了村中捕猎工具,一头扎进了伏羲山中,一路往东南方去。
一连三日,云溪从山鸡鹧鸪,打到獐子狗獾,下山还不忘掏两窝野兔送予小满小虎。
村长特意挪出一间空屋让云溪存放。云溪按市价付了村长一对鹧鸪和山鸡作为租金。
第四日下午,云溪久久未出伏羲山,三娘着急得在村口踱步。直至申时初,云溪拎着几只山鸡下了山,正与三娘撞了个正着。
“阿弥陀佛,佛祖保佑。”三娘接过山鸡,口中念佛,绕着云溪走了一圈。
“云娘子,可是遇到了什么危险,今日怎么这么迟。”
“倒不曾遇到什么危险,只是猎了头山猪,拖到一半,不想麻绳断了,还得劳烦三娘去请村长借我几人,到山脚下把那山猪拖回。”
云溪猎到山猪的消息在王家村引起了轰动。
《宋史·五行志》中曾记载宋朝时期野猪入城,盗食庄稼的故事。王家村环山而居,对山猪并不陌生,只是不想云溪一个轻飘飘的女娃竟能猎来一头三百斤的野猪。
三娘带着四名青壮妇人驾着驴车跟着云溪将山猪运了回来,不少人前来围观,就连闭门不出的五娘莫娘也被这少见的热闹引来。
野猪被云出剑砍了脖子,死状有些难看,夏秋炎热,肉难保存。云溪请村长找人代为加工,又将一半山猪肉分给了村民。
今夜王家村热闹非常,既是庆祝云溪猎得山猪,也是摆酒为她践行。
三娘和其他几位擅长厨艺的大娘忙碌了两个时辰,做了三十道杀猪菜,摆满了五张大桌。
村长领头,村民们簇拥着云溪去坐主桌,云溪辞谢,坐到三娘身边。
“怎么不见莫娘子他们,刚才分肉时,也不见他们。可是吃不惯山猪肉?”
小虎正乐呵呵得往嘴里塞肉,闻言放下筷子连忙回答,“莫娘子他们向来不爱参加村里的席面。”
“加上最近幺哥儿出了事,莫娘子就更不愿出门了。”
三娘拍了一下小虎,接话道,“云娘子有所不知,前阵子村里闹山魈,莫娘他们住的偏,有好几个孩子吓得发了烧,全身长满了红疹。”
“莫娘他们不知道从哪找来一个道士,非说是恼了什么五通郎君,要挑这几个孩子去侍奉。”
“对对对,那道士可奇怪了,不让人跟着,非要莫娘他们抱着孩子,晚上带着祭品去伏羲山脚下的大榕树供奉,请求五通郎君饶恕。”
等莫娘她们祭祀完回来,村里人只听说孩子已经被五通郎君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