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正,王家村内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王家村环伏羲山而居,离密县不远,寻常百姓只消走上两三个时辰,就能抵达密县。
因密县交通发达,常有行人经此去往开封、洛阳,嵩山等地。故此,王家村也常有旅人投宿。
云溪提着三只山鸡跟在村长身后,环视周围。
王家村是典型的宋代村落建筑,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村中布局完整,道路整体呈十字形,房屋沿村中道路依次排列,屋舍结构主要以砖石为地基,夯土为墙,板瓦为顶。
看这建材用料,王家村村民的生活水平算的上是相对小康了。
方才云溪在山间打猎时,趁着太阳还未下山,曾俯视过王家村的布局。
从屋舍数量来看,王家村约有六十户人家,但只有西北方的几户在家门口有焚香祭拜的痕迹。
倒是奇了,同一个村,为何只有西北方的人家害了病?
不多时,村长将云溪带到了村中偏西的一户人家,屋主正在院里做饭,见村长敲门,连忙上前。
村长将两只山鸡分给了屋主,嘱咐道,“王善家的,这是今日来村里投宿的客人,明日要去密县。你好生招待,莫要轻慢了人家。”
王善家的笑着点头,看向云溪。
云溪施礼,“娘子好。”
“可别可别,我在家中排行老三,娘子管我叫三娘就行。”
村长看她们二人寒暄,点点头辞别二人,提着最后一只山鸡向东离去。
三娘年约三十,头戴素色布巾,着青色交领上衣长裤,腰间系靛蓝色围腰,看着就十分爽朗。听到云溪还没用过晚饭,提着山鸡连忙去厨房张罗了。
酉时初,历经一天一夜,云溪终于吃上了一顿热乎饭。
主食是用山鸡煨的面片汤,佐以一碟葵菜,一碟腌萝卜。
三娘厨艺很好,山鸡肉柴,三娘用瓦罐文火慢炖,佐以葱姜,最后再配上几颗菘菜鸡子。雨天能喝上这样一口热汤,云溪心中甚是熨帖。
三娘家中除了临时投宿的云溪,还有她的一双儿女,男孩叫小虎,女孩叫小满,是一对龙凤胎。
村长带云溪来前,曾介绍过三娘家的情况。
三娘本姓钱,十年前嫁进王家村,婚后两年便诞下孩儿,家庭和睦,日子过的也是津津有味。
五年前朝廷征发徭役治理黄河水道,征走了王家村不少青壮劳力,三娘丈夫王善也在其中。
两年后,返还王家村的其他青壮带回了王善的死讯。
王善在服役期间不幸染病,没挨到工期结束就不治而亡。
三娘不愿改嫁,劝走了父母兄嫂,立誓要将一双儿女养大。
村中人敬佩同情三娘,对三娘一家多有照拂。
见云溪一名女子投宿,特意将她安排到三娘家去,以补贴三娘一家。
云溪用过晚饭,三娘又端来热水招呼她去擦洗。
云溪谢过三娘,开始询问密县的情况,“不瞒三娘,我本是蜀中人氏,上月告别师门游历江湖,本想去京师开开眼界。没想到还没到京师盘缠就已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