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一路未停,向东南方疾行了两个时辰,本想一鼓作气抵达密县。
不料晴雨难期,竟下起了蒙蒙细雨。
山间雨路难行,云溪又无蓑衣遮雨。且看天色,太阳偏西,已近未时末。
只怕到了密县,城门也已关闭了。
方才赶路时,云溪顺手在山间摘了几颗野果充饥,如今倒不太饿。
索性现已抵达了伏羲山边缘,临近官道,只消找个歇脚的地方度过一夜。明日天一亮再启程去密县也不迟。
山区边缘少见天然岩洞,云溪也懒得去找,看天色没有打雷的迹象,随即爬上一棵高大的橡树,打算在这运功一夜。
体内真气刚运行了两个周天,就听到了西南方向依稀传来了女子的哭号哀戚声。
如泣如诉,不绝于耳。
“莫娘,你莫要伤心,幺哥儿是去天上侍奉五显郎君了,等他修行圆满,得道成仙,也能像五显郎君一样享人间香火。”
细雨霏霏,两名年约二十,身着麻衣,素裙包髻的妇人正跪坐在榕树下,往火盆里投放纸钱。
火光映在莫娘脸上,泪痕未消又添新痕。
“我知道,我知道,可他还这么小,才三岁的孩子,前日里还在我面前欢蹦乱跳的,叫我娘。怎么今个就不见了。”
“这谁能想到,真是可怜你了,莫娘。”
莫娘闻言大哭,趴在妇人肩膀上,手中紧攥着白绢手帕,不停拍打自己的胸脯,“五娘,怪我,都怪我,平日里不积攒福报,竟叫幺哥儿害了病。”
五娘连忙拉住莫娘的手,轻声安慰道,“莫娘,你莫胡说,若是没攒福报,幺哥儿他们怎么有机会去侍奉五显郎君呢。”
“你定是伤心过度了,幺哥儿在天上一定会保佑你的。”
云溪躲在树上,听了个大概。
这位叫莫娘的妇人幼子害了病,不仅如此,村上还有其他孩子也染上了病。
可为何说是去天上服侍五显郎君了?
五显郎君,又称五通神。其源头说法不一,唐朝时已有记载,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说法。
五通分别指“显圣、显灵、显宁、显济,显仁”五位神灵。
五通神在宋朝民间广为传播,主要流行于江南两广地区,被视为偏财之神。
很多百姓认为祭祀五通神可以获得横财,免除疾病,保家宅平安。
洪迈《夷坚志》中有载:“焚香祷灵霄,夜半朝五通。速速赐横财,莫待鸡鸣空!”描述的正是宋朝百姓夜祭五通,祈求财富的情形。
不过五通神并不在宋代官府敕造神明之列,被视为邪神淫祀,朝廷屡次下诏禁毁。且河南地区属于中原腹地,官方祭祀渗透民间,佛道盛行。
因此五通神信仰在河南地区并不流通。
如今竟在河南府境内听到了百姓向五通神烧纸祷告,倒是十分罕见。
天色已不早了,正好在此地遇上了人,云溪本想投宿一夜,不过此情此景,倒是十分不适宜。
云溪没有出声,看着五娘搀扶着莫娘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