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传闻,越京神地千神山中,万年前曾有一则灵鱼和黑猫的故事。那时僧人慧止来到千神山,路遇一处小溪,溪水上游死鱼飘零,布满水面,于是慧止沿溪而下,来到下游,却发现下游活鱼跳跃,生机勃勃。
原是溪水里有一条灵鱼,灵鱼形透明,荧光遍体,目如星点。僧人慧止将灵鱼捞起,带到上游,于是整条小溪的鱼都活了过来。而后,慧止迷路,想要离开千神山,带着灵鱼前进,却被引到了一处破庙。
他将灵鱼养置在破庙的水缸中,谁知道,水缸的水开始变清,破庙也从飘摇零落变作金碧辉煌,众仙像罗列出现。慧止于是定居此处,将这座庙修建得越发完善,此后,这座庙宇也应有灵鱼庇护而香火绵延,成为了当今的万神庙。
而那灵鱼如今何在?那便得提到庙中的黑猫。
一日,黑猫陡然出现在庙宇房檐,慧止将其收养,本希望灵鱼可以带领其感化修炼,造化成仙,却不料这灵鱼竟被黑猫一口吃了去。
猫食鱼,天经地义,慧止无法怪罪。而灵鱼透明,无骨,自然无尸。但不料,三日后,黑猫皮肤溃烂,慧止发现时,已是一具白骨。而白骨肚里,便生生出现了灵鱼的尸体。
慧止这才明白,灵鱼被食,灵魂却附着在黑猫之上,将其蚕食殆尽,而后其功德也烟消云散,变回一只普通的鱼,才有了白骨。
这则故事被慧止亲题于万神庙中,如今信教之人皆有所知。虽大多人将其视作神话,但后世,往往用灵鱼来喻指聪慧开悟之人,用黑猫来喻指贪得无厌不知好歹之辈。
谢游很早就知道这个故事,只不过他有不太一样的理解。
猫吃鱼,鱼何不食猫?二者,同类而已,难分高低。
·
傍晚的醉春楼像漫天的星子一样璀璨,处处张灯结彩,生意越发火热,人来人往,密密麻麻,快招呼不过来。但白萝的眼睛自然不会错过任何一位贵客,这是她多年来逐渐培养的好习惯。
谢游矗立在入门处,背着手。大厅中正讲着戏,宾客团团围坐,小二穿行络绎不绝。只有青霓守住了门口的这块位置,忙着偷懒,也忙着“盯梢”。
自那晚后,她下定决心要在遇到达官贵人时崭露头角,不再怯懦,于是守株待兔了一整天,也没见那紫衣公子一般稍显贵气的人物。
直到谢游出现。他一身素衣,却气质不凡。白萝此时站在二层,瞥到楼下这白衣身影,不像世家公子一般俗气,却也不像书生一样呆板,隐隐透出一股不可名状的贵气。但看衣裳,不是什么好料子。
这厢还在纠结,只见那青霓已经迎了上去。
二人交谈两句,青霓便把他往二楼带来了。
“公子您自便,我就在此处候着。”青霓颔首,谢游往包厢走进去。
白萝踩着步子上来。
“今儿你倒是快。”
“那是,我可不能老等人来看上我啊。”
白萝咂咂嘴,“只可惜,你这小女眼光不中用!”
“何故?”
“你看他浑身上下没一点值钱的东西,根本不是什么贵客,就这气质模样唬唬人,怕是哪个戏班子出来的,没改掉台子上的习惯!”
“啊!”青霓压低声音,“可这客官,模样倒生得不错。要我说,人靠衣裳不如衣裳靠人,这公子好生俊俏,把水墨素衣都穿得这番好看,没点闲钱捯饬自己,我可不信。”
“要这么说也有理。”
正议论着,谢游从包厢走了出来。青霓和白萝连忙站开,谢游徐徐问:
“烦请带我去这里最大的包厢。”
他摊开手,里面是块金子。
白萝两眼放光,青霓点头如捣蒜,“公子这边请!”
二人走后,白萝嗑嗑金子,不可思议。
“看不出来,还真是个富家子。这青霓,不会这次真让她给相中了吧!”
青霓故作姿态,缓缓带着谢游走到人烟稀少处,穿过重重回廊,才来到最大那间包厢。
“公子,这里环境隐蔽,窗外景致优雅,厢房也大,便于您宴请宾客,您尽可随意瞧。”
不曾想,谢游却不进去,站在门口,缓缓问:
“姑娘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