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蕙娘,和她,都不一样。
第一次见安国长公主时,公主问她,会不会因江家的事怨恨官家、怨恨江渊。
那时候,她虽占了江家女儿的身体,却还是局外人,用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两种片面伦理的交锋”来回答。
如今,她与张月娘的所求,如何不是两种片面伦理的交锋?只是她此时是当局者迷而已。
只这“迷”,伤人心、断人肠。
罢了,夏虫不可语冰。她有些厌倦,抬抬手,轻声道:“你走吧。”
张月娘雪白一张脸,门后的风吹得她发丝乱颤,看上去甚是可怜。
“还不快滚!”王蕙娘恶狠狠地说,只怕再看了她一眼,脏了自己的眼睛。
张月娘总算听清了,砰一声又在地上磕了个头,站起来,抚了抚肚子,按压住满腹心事,轻移莲步。
“月娘,”江清澜忽的开口,见在门口回头的女人脸色惨白,她勉强一笑,真心诚意地道,“我祝你早日诞下儿子,在朱家终身有托。”
张月娘听罢,牙关轻颤,磕磕作响,泪如断线的珠子一般,登时流了满面。
她扶住门框,稳住身形,这次,倒没有跪下磕头,只郑重地福了一福,颤声道:“妾祝娘子,东览沧海,西登名山,天高海阔,自在逍遥。”
其时,万里晴空,瓦蓝无俦,绿荫满窗,金阳漏影。
张月娘背后,几只黄莺儿婉转嘀呖,搅扰了一院的静谧,嘤咛飞过,落在那株硕果累累的石榴树上。
……
张月娘之事有了结果,江清澜心结便也解了。
那一位,这些日子也没有出现,她的日子就过得清简。
平安喜乐之时,日子就像柳叶儿似的,一飘就过去了。
薛记拍户,从临安逐渐辐射往周边小城,到秋天时,已开到了江宁府。
高端自助餐,必须要开在大城市里,江清澜立刻想在成都府开,
但薛齐认为,成都太远,交通不便,还是现在扬州、江宁府等地立住脚跟,再慢慢辐射。
从生产经营上说,薛齐说得有理,且生意上的事,江清澜只负责提供点子,多的没有参与,也不好说什么。
深秋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
承平帝西山狩猎,不慎坠马,几乎摔断了腿,太子与三皇子衣不解带地侍疾,承平帝终于好转,但身体大不如从前。
三月后,辽国顺天帝崩,风云变幻之后,庶长子耶律才继位,改国号显天,封其弟耶律望为魏王。
明月弯弯,流照九州,南北两国的宫中均是云波诡谲,杏花饭馆里,却是热热闹闹的。
桌上琳琅满目的食物、炉中红彤彤的炭火、锅里热腾腾的白雾,喧闹声、说笑声、行酒令之声,构成了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
隆冬时节,吃串串香火锅最好不过。红锅底油,茱萸、川椒漂浮在清亮、红彤彤的油上,满满当当。
每个桌子上的竹篮子里,都放着一堆堆的串串。
汆过水的西蓝花,一小朵一小朵的,绿帽白秆儿,很是可爱。
土豆片儿切得削薄,一看就很脆,因为过了加盐、油的水,油亮亮的,一根签串三片。
还有小黑木耳、鸡腿菇,也是素菜中的美味。
最后的重头戏,便是牛肉。
荤菜里最受欢迎的,就是嫩牛肉卷儿——把某种食材,卷进牛肉里,再穿串成一串,入麻辣锅烫着吃。
腌过生粉、黄酒、孜然粉的牛肉片儿,嫩滑鲜香,直接吃也很好。
可加上配菜,更是美味。
配上仔姜丝,是辛辣。配香菜,是清爽。配泡茱萸,是酸辣回甘。抑或配折耳根,是霸道又独特的滋味。
总之,都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狠中带狠、狂上加狂。
待被混合了几十种香料的锅底煮熟后,从锅里拿起签子,漱漱牛肉裹上的辣油。
最后,用筷子把签子里的肉捋下来,热腾腾地往嘴里一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