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记粥铺特推的是蜜饯果子粥。便是在薏米、桂圆、葡萄干等腊八粥的寻常添物之外,再将各色雕花蜜饯加入粥中,兑以饴糖、蜂蜜等物,取甜蜜之意。
在所有的咸甜之争上,江清澜都是咸党,粥也不例外。她便由着三人在马记粥铺吃甜粥,自己去寻咸粥。
曹婆婆肉饼店主推的是肉臊腊八粥、羊髓粥。
前者以羊肉沫提鲜,鲜美甘醇、回味无穷,果然适合她的胃口。后者却是白乎乎的一团,难道是加了羊脑花?
配着韭菜花、酱瓜吃,也是香醇。
她记得张月娘也是羊肉爱好者,便给她打包一碗肉臊腊八粥。回到马记粥铺,再与三人同行回杏花饭馆。
人都拥到御街上去了,斜街上冷清得多。
店里没几个人,张月娘也蔫蔫儿的,对着柜台上招财猫发呆。
见江清澜给她带了腊八粥,先是一惊,接着眼眶有点儿红,默默去吃了。
江清澜知道她这人心思重,也没多问。
到了晚间,江清澜想着,甜的、咸的,各色腊八粥都尝了一遍,晚饭不若试试腊八面?制作简单,也别出心裁。
关中地区面食盛行,腊八时节以面代粥。但与腊八粥一样,面中要加八种臊子,以丰富的食材寄托丰收的希冀。
江清澜不会揉面调面,但此时商业发达,市集中各种面食都有卖的。她便立刻谴虎子,去买菱形面片。
腊八面得用厚面片,菱形面片或刀削面,煮之前需要用手抻薄。
这样的面片,吃起来嚼劲十足,且中间薄、两段厚,嚼到不同处,口感便不同。
江清澜此时需要做的,是浇头。
常见腊八面的浇头配菜有木耳、香菇、黄花菜、肉片儿等。
实际上,跟腊八粥一样,腊八面的配料未有定数,往往是家中有什么,便取什么。
很快,腊八面做好,端上桌来。
因为加了胡萝卜、茱萸粉,汤汁偏红,又因为有土豆,淀粉充足,汤汁浓郁像勾了芡一样。
热气腾腾的菱形面片柔韧劲道,浸润其中。黄花菜、肉片儿也若隐若现。
众人美美吃完,正收拾着,却听一阵噗嗤噗嗤,是猫儿般细弱的呼噜声。
众人一看,竟然是团团发出的——她靠在椅子上,低着头,浓长的眼睫蜷曲着,竟睡着了!
这家伙,今天玩得太兴奋了,累坏了。
江清澜莞尔一笑,心里是柔肠百结。正要抱小女孩儿去床上睡,张月娘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来:“娘子,妾有话想跟您说。”
江*清澜见她模样郑重,只好把团团交给虎子,跟着张月娘去前院杏花饭馆。
走时,她想着那边没有炭火,比后边冷些,张月娘身子又弱,便随手拿起自己的素缎披风。
到了前院,张月娘一语不发,只把袖子挽起来,露出雪白素藕手腕上的两只碧玉镯,温润空翠、浓色欲滴。
江清澜并不懂首饰,只觉好看得很,也不知她这是何意。
张月娘抿了抿唇,垂下眼眸:“这……是之前那位朱郎君送妾的玉镯。”
朱郎君?
江清澜这才想起来,从松林村回来那次,有两个自称是谢临川朋友的郎君来吃饭。有个姓朱的调戏月娘,她当时还生了气。
这镯子是怎么回事儿?他们两个竟然在暗通曲款?!
张月娘扑通一声跪下:
“妾与朱郎君私下见过面,前日他说要纳了妾进门,求娘子成全。”她也自知羞愧,垂着头,不敢看人。
【作者有话说】
[1]宋代腊八节风俗,参考《东京梦华录》《岁时广记》《武林旧事》等书记载的汴京、临安两地腊八节活动。
第54章铁锅炖大鹅
◎晋江文学城◎
江清澜愕然:“你说什么?”她明明听清了,只是心里不愿意承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