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竟不知,是除朱北要紧,还是该先叫这无情无义之人认罪。
不料,姜姮面上,却无一丝一毫的怒气,仿佛只是听闻了,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他准备去哪呢?”姜姮又问。
小宫女疑惑,下意识发声,“啊?”
才知,她问得是朱北。
慌慌张张答,“听闻,是往北方去了。”
北方。
在大周的疆域中,长安城已是较北的了。
再往北去,就只剩下了,寥寥无几的几处郡县。
那些郡县的名称,姜姮已了然于心。
她微微一笑,离座起身,来到殿外。
明媚的暖阳,倾斜而下。
长陵郡。
明眼人都能瞧出来,这微不足道的小地方,将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姜姮唯独可惜,不能亲自前去。
去见风起云涌,大浪淘沙。
又坚信,最后一笔,
将在她手中落下。
第114章疯子否则,二人绝不会闹到如今的模样……
朱北赶到,或说,是逃到了长陵郡,风尘仆仆,狼狈不堪,与路边成群的流民,别无二致了。
所幸身上,还带着一些银钱,是出长安城时,急急忙忙去取来的。
停在了城门前,他并未急着进入,找到了一支商队,采买了一身体面的衣物换上,这才出示了能代表身份的文书,以及小小的一尊私印。
算起来,如今的他,正是三司之一。
按周律来算,是比一地太守,更加位高权重的。
这需归功于姜姮。
那时,她与姜钺明争暗斗得如火如荼,急于在各个位置上,安上一些人,多多益善,便顾不上这些人有几分的忠心和本事。
朱北正是因此,才获得了如今的地位。
他也自持身份。
由着那群卫兵将他迎到一旁,又奉上了茶水。
他们再去通风报信。
不一会,远远的,一辆马车“呼哧”而来,沿路百姓接连散开让路。
尘土飞扬,马车停下,一人从车内走下来,身着孔雀翎的青色官服,神色匆匆,正是当地父母官,崔太守。
他快步来到朱北身前,就在将要跪下行礼时,双臂被扶起。
本就只是做个样子,崔太守并不是什么死板不知变通的人,当下就起了身,一脸亲切地问:“早听闻朱大人风姿,今日一见,才知传言不假。”
左顾右盼,似在寻找什么,可惜都未瞧见,只好直白问,“不知今日大人前来……是为何事?”
朱北起了身,不急着暴露来意,而是顺着崔太守的视线,也向四周望去几眼。
最后一眼,轻飘飘的,落在了他身上。
崔太守身子一顿。
朱北此人,光瞧这皮囊,与浑身的气度,虽还算不上人间第一流,但放在寻常人中,也是一等一出挑的,否则如姜姮、信阳挑剔之众,当初是没必要“礼贤下士”,去看重他一位非世家,无功名的布衣的。、
而崔太守,对他的底细知道不多,只瞧见了他这身气度不凡的皮相,和这一身很是张扬的打扮,一颗心瞬间七上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