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了片刻,是崔太守试探般的,先声道,“朱大人方到长陵郡不久,不如到鄙人府上暂且落脚?如此一来,也好省了这找驿站的麻烦。”
“嗯。”朱北还是一副高深莫测,叫人辨不出喜怒的模样,闻言点了点头,很有一字千金的意味在。
崔太守额上,已是挂了汗。
到了崔府中,崔太守不敢造次,仍由朱北一人走在前头,而他紧随其后。
“这是何地?”
“是小女所居的院落。”
“看着,与长安城的风格,颇有不同。”
“各地各有风情呢。”
崔太守尽职尽责地当着陪客,期间,寻一些不起眼的空隙,频频示意管家,是叫他们去收拾屋子,准备晚宴——朱北来得突然,他们自然不会准备这些,而更关键的事,是要去通个气。
在长陵郡,这些官吏、世家,早已通过世代的联姻,紧紧捆在了一处。
不知他为何而来,更要做好准备。
朱北假装未瞧见这一幕,继续问,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处曲径通幽,竹林环绕的所在,脚步却停下,身后的崔太守一时不查,差点撞到他身上。
朱北提醒:“小心。”
崔太守讪笑:“是在下不小心了。”
朱北又笑问,“此地是何处?”
能在北方见到这样茂密的竹林,可是一件稀罕的事。
崔太守忙答:“正是鄙人的书房。”
朱北:“是个好地方。”
“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巧思罢了……”崔太守小心揣摩着他的心思,一边出思量着,一边慢吞吞道,“这湘妃竹,是从临安寻来的品种,不惧严寒,不畏酷暑……”
朱北直言打断了他,“在下在城外,却见黄沙漫天,流民围在积水坑边,伸长脖子,只等喝一口污水呢……”感慨,“当真可怜。”
说着,又睨来了一眼。
崔太守这时,才知来者不善。
可人也迎进来了,再想驱出去,也难。
崔太守哑巴吃黄连,面上还是小心惶恐的样。
朱北未再言语,迈开步子,往竹林中的这处书屋走去。
崔太守快速向身后奴仆使了一个眼色,又跟了上去。
进了书屋,朱北不像在外边的时候,乱转打量了,径直寻了一个位坐下。
简直是把自己当做了此处的主人。
崔太守掩住那一抹冷笑,小心凑上前问,“朱大人这话……”
朱北慢条斯理道,“你可知,本官为何而来?”
崔太守咬牙,挤出笑,“在下不知呢。”
地头蛇当久了,自然而然少了几分修身养气的好习性,朱北注意到了他的不服气。
他笑了笑,“黑贼如今在何处?”
玄裳军占领了北疆后,还要往外扩张,很是扰民滋事,如今长安城内外提起它,都以“黑贼”二字代指。
崔太守一愣:“黑贼……”
朱北打断他,“好你个崔大,流寇作乱,你只冷眼旁观吗?那些逃窜至长陵郡外的流民,正是因黑贼,才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你竟只眼睁睁看着吗?”
言语犀利。
崔太守还想解释,艰难笑道:“朱大人有所不知……”
朱北再次打断,冷冷掀起眼,“还是说,你们崔氏一族,宁可草菅人命,也要粉饰太平。”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绢书,轻飘飘的一张,在空中打转片刻,落到了崔太守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