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
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新中国的新一辈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
……”
八十年代的后期,对有些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激情燃烧、青春飞扬、理想澎湃的岁月;对另一些人,则是一个岁月静好、享受日常、自若悠闲的人生。但无论哪一种不同的人生,只要符合他们的理想,都是幸福的。
第396章纪委与海外反腐
周珞琳神色严峻,对着其它小组成员们命令:“走吧,去仰光。”
不到30岁的她,是中央纪委第11审查调查室的一名副主任,管理着一个纪委的行动小组,这一次她们是要去仰光省,双规一名省委副书记。
中央已经通知了仰光省的省委书记,但还需要她们出面执行组织程序。
飞机上,周珞琳看着窗外的白云,忽然想起,父母当年给她起名珞琳,珞是形状如同小石头一般的玉,而琳则是形状如同小长条的玉,合在一起其实是“小家碧玉”的意思,寄托着他们对女儿生活太太平平的希望,并不指望她有什么大出息,当然也是不要有大折腾的意思。
现在自己这种专门“打老虎”的职业性质,恐怕和父母的期望相差很远吧?虽然不是直接上战场,但对付的,都是国内最狡猾最阴狠的家伙,这些家伙要是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本事,怎么可能混入党内,欺骗同志们那么多年?
仰光省委副书记程慕华,看到神色严峻走入他的办公室的中央纪委小组,面色平静地叹息了一声:“终于还是有这一天。”
周珞琳没有理睬陈慕华的表情,证据确凿,这只是公开程序而已,她见过的贪官太多了,什么样的表现都有,被捕时仍然嚣张的、痛苦流涕的、一言不发的、大喊冤枉的,哪一种人没有?这个程慕华很镇定,说明了他是一个难缠的家伙。
中纪委发现程慕华贪腐案纯属意外。国企仰光金属集团,在东非肯尼亚投资了一个年产5万吨的大型铜材生产厂,其采购的铜矿石,来自非洲各地,价格略有差别,但基本都在一个区间内。唯一比较奇怪的是,仰光金属的采购,很多都是来自几家并不属于非洲社会主义国家国企系列的贸易公司,按理说,非洲多国都有国企铜矿,还大多是中国合资的,为什么不直接买这些企业的呢?
不过因为采购价格类似,并不是明显不合理的高价,价格偶尔高于非洲国企铜矿,价差往往也不超过1%+财务利息,而这几家贸易公司似乎也非常稳定,没有出过交货方面的纰漏,也没有发生过大的质量问题。所以长期以来也没人怀疑。曾经有人询问过这个问题,仰光金属的回答是,刚到非洲的时候还不熟悉整个格局,有贸易公司帮忙,易于处理原料采购事宜,后来因为价格差不多,就一直延续下来没有调整,都是经过考验,信得过的生意伙伴了嘛。
对仰光金属(肯尼亚)每年的财务审计,情况都是正常的,这样的情况似乎可以长期存在下去。可问题是,近年来“离岸公司”发案率不断上升,让中央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为这类注册在某个西方殖民地海岛之类地区(例如开曼群岛和维尔京群岛)的离岸公司,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减免税务负担、无外汇管制三大特点,自然是不法分子的理想工具。
调查总局与CFIA因此联合执行了一个“天网”特别秘密行动,那就是从这些海岛国家,搞到涉及中国人的注册资料,如果一个离岸公司是中国人开的,而且在国内显然找不到理由开办这样的公司的话,尤其涉及领导亲属之类的人员,那自然很可能有问题。
CFIA决心搞到资料,当然不是这些海岛政府能够保密的。这些资料被搞回国后,就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库,用超级电脑进行数据分析。例如其中一个重点是美国籍的华人,如果是从国内出去的,会发到美国CFIA,通过中国隐秘财团在美国的银行圈,进行一些账户调查。在新时空,美国仍然是贪腐分子向往的“人间天国”。
在一轮分析中,有一个特殊发现,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美籍华人公司,居然与仰光省注册的多家海外投资公司有资金往来,而且与仰光金属那几家贸易公司都有资金往来——超级电脑中有中国海外公司及其客户和供应商的清单,数据库软件会进行比对,一旦吻合就会提示。关键是,如果有一家还好说,几家全部与其有资金往来,这当然是异常情况。何况为什么仰光省的国有资本,会和这家公司发生资金往来?
这引发了对这家离岸公司的进一步调查,结果发现问题大了,这几家贸易公司的资金,全部来自这家离岸公司,而这家公司的资金,又来自仰光省的海外投资公司。所以,仰光省国资借钱给了离岸公司,离岸公司又借钱给了与仰光金属有关的铜矿石供应商。
调查发现,这些仰光省的海外投资公司,没有一家是真正在外投资的,每次钱汇出后,满1年这家公司就会被撤销,说是没有找到好的投资项目,由于资本并没有损失,而且还有1年的活期利息,所以以前没有引起关注。
关键是,在关闭1家海外投资公司的时候,又会新开1家,又有一笔资金出国,如此循环,导致在海外始终有一笔国有资金,而这笔资金实际上被借给了离岸公司长期使用,代价仅仅是活期利息!
那几家贸易公司显然是一个团伙的马甲,他们通过预付款采购获得低价的铜矿石,然后对仰光金属采取交货后1个月收款的结算方式,这样可以赚两笔钱,即销售与采购的差价,以及2%财务利息(总周期大约2个月,按每个月1%算)——优惠的结算模式下,仰光金属支付稍高一些的采购价,也是正常合理的。
按照参与案件的财务人员的意见,整个利润从比例来说并不太高,大约不超过5%,因为采购销售差价大约3%再加上2%的财务利息,但关键规模大呀,5万吨铜材需要的铜矿石,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所以获利仍然是天文数字,而且非常稳定。
整个流程全部是“合法合规合乎商业逻辑”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资本来源,这是在挪用国家的钱为私人赚钱。所以逻辑很清楚,一定有高官参与,才能组织得起这样的一个犯罪团伙——否则谁能调动仰光国资,每年做所谓的“海外投资”,结果无功而返还年年都搞?否则谁能保证仰光金属,每年都稳定地从这几家贸易公司采购,让整个“供应链”不出问题?
?顺着这些线索继续调查,这个省委副书记程慕华自然就逐渐露出了水面。他本人就出身于仰光金属集团,曾经多年担任过该集团的总经理,他都不用在仰光金属有什么内线,只要以其地位和过去的人脉,发挥“影响力”就能保证供应链——仰光金属又没有吃亏,老领导又是省委主要领导的面子要不要卖?而仰光省的海外投资也是属于他主管的,那些“海外投资公司”,都是他批准的“尝试性开拓海外市场”的“试点”。
而且调查还有一个重大的突破。那个离岸公司的老板,美籍华人陈维柯,当年是母子2人离开中国移民的,其母亲当年与程慕华的关系很好。在秘密逮捕了这些海外投资公司的操盘人(程慕华亲信)后,他交待陈维柯是程慕华的私生子!这下子,动机就很清楚了——这是为了他在海外“养家糊口”和“香火传承”嘛。
老实说,如果不是中国在ICT科技上的突破,以及这个出人意料的“天网行动”,再过若干年,他的贪腐行为可能也未必能发现。这种高智商犯罪是最头疼的,等到程慕华5年任期届满,他停掉“海外投资”,再让离岸公司和那几家贸易公司停业,那就一点痕迹都没有了——过去的“合法合规”交易,若干年后谁还会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程慕华虽然觉得自己设计完成的这一套流程很高明,但他也始终担心不已,终于还是被纪委双规了。在大量的证据面前,他也只能逐渐地交待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周珞琳并不觉得他有多少高明,她这些年见识的各种匪夷所思的高智商贪腐案件,多了去了,一些当年党组织的精英,失去了革命理想和信仰,开始动歪脑筋的时候,什么贪腐的方法都想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