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46章(第2页)

第246章(第2页)

这些年国内贪腐案件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贪腐与海外结合,因为在国内实在是困难。ICT科技大发展后,对官员的大数据监测发展很快,本人家庭包括亲戚在内,例如收入与消费不符合,例如亲属突然发财获得大笔收入,例如官员老部下和亲属开办企业发展很快等这类的异常情况,越来越容易被大数据挖掘出来。每一种新作案手法被发现,就会被针对性的完善大数据软件,迅速覆盖全国进行监测。而数据异常一旦被发现,本人就会被重点监测和秘密调查,时间一长,很难不暴露。

而且从新中国建立开始,要求的就是“主动调查”,而不是等到贪腐案件爆发后再调查,所以数据异常,通常会引来反贪侦缉员们的高度关注,全国超过10万人的反贪侦缉队伍,可不是说着玩的,他们直属中央纪委,地方政府对他们根本没有影响力。

对于各地“官不聊生”的抱怨,中央一直是高压态度。你如果觉得监控太严,侵犯了你的隐私权,那可以退出公职。“权力与隐私权反相关”原则,是每个官员都知道的。想当干部,就不要抱怨组织对你的监测。

再者,在国内贪腐,多数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但是四流工程越来越完善,要组织起一个能够合作的贪腐团伙,当然没有利用海外来得容易。

所以贪腐向海外发展,是贪腐案件的“大趋势”,毕竟中国在海外,不可能有国内这样的完善反贪系统,易于找到监控的漏洞。程慕华案件就是一个典型。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周珞琳终于搞定了整个案卷,她有点疲倦,整个案子涉及国内的十几个人,包括程慕华在内,几乎没有一个是“竹筒倒豆子”的,对抗组织调查的态度非常明显,这显然是因为国内对于贪腐案件一直是高压,像程慕华和几名主要案犯,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死刑,根本不可能有其它的例外。既然必然一死,这些人当然“斗争意识强烈”了。

这些年一直有种争论,就是对贪腐案是否量刑过重,原因就是有些案子,由于案犯明知重刑,所以坚决不配合,抵抗审讯不交待,使得案子拖延很长时间,并得不到完美解决。不过周珞琳本人坚决认为,如果依靠减刑来便利调查,那是一种“懒政”,反而会让贪腐分子无所顾忌,一些人的贪腐欲望就会上升,导致贪腐案件的高发。所以他们不交待,只是对调查人员的能力考验,自身努力调查清楚就是了,不能对犯罪分子妥协。

很快进行了审判,程慕华和几名主要案犯被判处死刑,也包括在美国的那对母子,两人被“缺席审判”为死刑。道理很清楚,这里不存在所谓的“不知情”,什么只是程慕华向两人提供“生活资金”可以解释的。程慕华有多少收入他们不清楚吗?根据调查,两人起码接收了超过800万美元以上的资金。说不知情怎么可能?就是共谋犯!

CFIA开始行动,这母子两人在美国被控制,然后两人在美国的别墅,还有一栋在摩洛哥的豪华海岸别墅被出售,所有资金被转移。最后,两人在一间出租的公寓内“自杀”身亡。

这就是现在包括纪委在内的反贪体系的纪律:“不妥协、不放过”。

程慕华属于副部级官员,影响已经很大,关于其案件的内参,也被李思华看到了。

她微微一笑,贪腐永远难以全面消灭,只能是强力抑制。这些年来,她虽然是火爆脾气,但看得多了,已经能坦然面对,反正有冒头就打击,让反贪系统追着最新的犯罪模式,不但提升应对能力。

这几年,她推动CFIA以及调查总局,专门建立了海外反贪腐的机制和组织,就是为了抑制新的贪腐模式。

想到这里,她微微叹息了一声,斗争永不休止,一旦放松,可能就是造成国家的重大损失。这是一种不对等的斗争,只有贪腐分子从中国逃到美国和欧洲去,不会有贪腐分子从美欧逃到中国来,原因很简单,这些家伙贪腐就是为了做人上人,跑到中国来干嘛?只有到了美欧,他们才能作为人上人,享受这些贪腐的财富。他们都是一些绝对的或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自然要去欧美这种资本主义国家。

在原时空,她看到过报道,德国《南德意志报》就刊登文章称,在2013年过去的十年里,以各种手段、经各种渠道,从中国非法流入海外的资金,达到了惊人的3万亿美元(约合当时的人民币18。7万亿元)。全球每两个黑色美元中,就有一个是来自中国。文章指出,这些“中国富人”为了不受经济损失,在转移资金手法上“颇具创意”,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一些富豪,资金外逃者中的第二大群体,就是一些官员。这些“金钱贵族”们移居的国家,需满足三个条件:不能同中国有引渡协定,必须能向后代提供良好的高等教育,必须能发给所谓的投资者签证。他们因此特别愿意移居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或新加坡。

原时空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披露,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数目高达1。6万至1。8万人,携带款项达到了8000亿元人民币。

原时空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以各种方式非法转移至国外的资金1997年,总金额,364亿美元,1998年为386亿美元,1999年为383亿美元,2000年中国资金外逃480亿美元,而当年外商对华投资只有407亿美元。

《南德意志报》有没有夸张数据她不知道,人行有没有低估数据她也不知道,北大的数据是否准确她也不知道,但无疑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据,因为那些年在国内看到的事实很清楚。2013年以后的数据,她不知道,但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更庞大的数字。

当时据美国「世界日报」报导,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多大中城市的房价,一涨再涨,供不应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移民需求量太大,而且太有钱。哪里有房子卖,哪里就有黑头发黄皮肤,操着南腔北调的汉语和洋泾滨英语的“华人”。

她很清楚,少量的贪腐分子,通过各种手法,是可以转移资本逃出去。但如此大量的逃亡,如果说体制没有出问题,谁相信啊?当别人都是傻子吗?恐怕体制内的一些人,简直是有意地在维护这些贪腐分子,或者说是维护资金外流通道。其内心是什么样的歹毒心思,简直是昭然若揭。

当然,缺乏“主动调查”的机制和组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每一个资金外逃大案,总是发生以后,再“依法处理”,有个毛用?人和资金都已经逃了嘛。搞一个“红通名单”,最后能追回来的,也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原时空的反贪机制,在她看来,就是极其被动而功能极其有限的。例如央企的审计工作,一直没有实现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尤其央企境外投资及财务管理不够完善,某些央企海外资产,处于监控“真空”,海外资产和投资效益,历年都是一笔糊涂账,这给贪腐分子转移国内资产,提供了机会。

一直到2010年以后,才好了一些。不过有些干部没有贪腐机会,就变得怠工无作为。不说“亡羊补牢,为时晚矣”,而且是否能就此逆转,也还是存疑。

在新时空,当然不能重蹈覆辙。绝对的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总有人能混进党内,取得高位,进行贪腐。但必然保持着这样的情况,不能“大面积塌方”,所以内外结合的调查和处置,必须有一套高效的体系。

现在欧美,都有中国隐秘的反贪组织,那些在欧美一掷千金、购买房产之类的“移民”行为,都是他们监控的对象,发现一例,就要调查资金来源,如果确属贪腐,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秘密的雷霆清洗。这是庞大的CFIA海外组织,这些年的一项重要的新任务。

第397章打成经济危机的金融战

西元1987年9月19日早晨,纽约先锋集团大楼。

陈汉升走进“作战指挥室”,数十名交易员站了起来,平常是不用这样的,但现在这是一场战争。

不止是这些交易员面前的电脑,在指挥室的三面墙上,有着三块大的显示屏,显示道琼斯等三大指数的一块,国债和债券市场的一块,还有黄金市场的一块。

很快股市就要开盘了,陈汉升面色平静,但内心激动,他是今年这场金融战的总指挥。

一年以前,领袖突然指示,在1987年在美国发动一场金融大战,因为美国情况是有机可趁,其经济和金融状况表明,1987年发生股灾的概率很高,完全可以顺势发动,加重美国的金融危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