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45章(第3页)

第245章(第3页)

不过嘛,这是最好的想法,要是儿子和自己一样,不是读书的料,那要么走流动民兵这条路,要么像自己一样,读个职业技术学校,在老家找个私企就业。说实话,现在要在流动民兵和职业技术学校两者之间,为儿子选择,自己还是犹豫不决的。恐怕到时候,还是要儿子自己决定,流动民兵辛苦,但未来成就可能比较大,但要离开家乡,自己舍不得,只能是最后看儿子的心气了。

至于女儿,现在还太小了,什么都看不出来,以后再说吧。

另外一个担心,就是自己和老婆未来职业的稳定性。这两年,每天都能听到到新闻里,谈那些智能化、无人化等的科技发展,说很多现在的职业,未来都会被无人智能机器替代。这有点可怕,自己的平面设计,老婆的会计,可不是啥特殊的职业,万一被机器取代了呢?这份工作能不能干到老,还真的有点吃不准了。老婆那里也一样,现在各种财务软件不断的出现,现在还是人使用软件,未来全变成人工智能或者全自动化了怎么办?可别到老了学不到了,反而丢了饭碗,虽然国家会安排,但自己能解决不是最好吗?

等到孩子大点都上学了,也许自己应该和老婆,都去培训另一门吃饭的技艺,以备不测嘛,也让她不要天天打麻将了,现在玩得都快入迷了。

国家这点做得特别好,开办有大量的技能培养班,例如现在最火的计算机编程。教舍场所以及水电教具,都由国家提供,所以学费特别便宜,只要几十元,其实就是对兼职老师们的一点补贴。他们并不以此为生,主要是为了获取贡献点。想到贡献点,周平安特别羡慕,他也想多赚点贡献点啊,可是自己的那几把刷子,那里够去为人师表呢,老婆那个会计,在自己看起来,也就比水货好点。

出了轻轨站,很快周平安回到了家,刚开门,小女儿跌跌撞撞地跑过来:“爸爸!”她已经能够叫人了。周平安眉开眼笑地放下包,抱起了女儿,看到儿子正在那里组装一部模型坦克,仿佛根本没看到他这个爸爸,招呼也不打一个,这个臭小子!

当他从包里拿出甜糕时,儿子似乎才反应过来,赶紧跑了过来,被他扇了一下屁股:“先去洗手!”

他掰了一块甜糕,慢慢地喂着女儿,心里有着喜乐平和。

晚饭的时候,周平安宣布,明天是周六休息日(新中国从七十年代开始五天工作制),全家去表姑父(周平安表哥)那里做客,他表哥在本城郊区的一个乡寨,那里地方大,表哥住宅的背后,就是他家分管的一片山林,可以挖爬山挖竹笋,还有小溪可以摸鱼抓小螃蟹,他家还养了不少小鸡小鸭。表哥的两个孩子,都比自己的两个小孩大,可以陪着两小玩。

儿子首先高兴得跳起来,几个月前他去过一次,就一直念念不忘。女儿还不太理解,不过看到哥哥手舞足蹈,她也咿咿呀呀地挥舞起小手。

周平安喝了一小口酒,看着老婆仔细地喂女儿吃食,内心一阵满足,这就是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诗和远方,但过得踏踏实实,这就足够了。

天空在酝酿一场浓厚的雨水,踮起脚尖抬起手,似乎就要碰到仓皇流离的灰色云团。云团压下来,又绵延到远处。起大风了,刮得工地上的那些遮挡布扑棱棱地响。

卢傲雪微微地笑了笑,幸好现在的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大风雨之前,工地已经做好了准备。这种气候还是比较罕见的,虽然生态和降雨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毕竟是大西北嘛。

她是这座建设中的石化纺织产业园的管委会主任,在著名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系硕士毕业后,她没有留在繁华的大西南,而是来到了还比较荒凉的大西北,回到了这一个当初她作为大学生流动实习的时候,曾经呆过了半年的新发展城市——属于甘肃原来一块荒凉的地域,现在因为有了足够的水资源,从而重新发展的垣边市。

来到这里,一方面是作为GC党员,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但也有自己的私心考虑。国家提拔干部,除了能力以外,奉献精神更重要。如果作为一个干部,都不敢不愿意到这种“荒凉”的地方来奉献建设,只想守着繁华城市,过太平日子,在工作流动中,也只想往其它好城市转,组织上当然很难看得上眼。相反,垣边市这样的新城市,虽然工作艰苦,但相对能够做事,而且能够做出成绩,毕竟一切都是从头建设发展嘛。

来到垣边市4年半了,亲眼看着这座新的标准市,一步步地发展起来,内心实在有着一种满足,这是一段和一群理想主义者共同奋斗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学生时代的青涩幼稚,确实褪去了,但理想主义的色彩,没有减弱,还有什么能比用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改变国家的面貌,更能实践自己的理想的吗?

这个石化纺织产业园,就是卢傲雪自己提出的方案,被垣边市采纳的。她刚来的时候分配到计委,按照她最崇拜的领袖李思华的教导,她在调查研究上下了大功夫,两年的时间,跑遍了垣边的山山水水,对资源扫描清晰后,她才细致地做了这个石化纺织产业园的计划,在计委内部得到高度重视后,又上报了市委市政府,同样得到了高度重视,并最终开始建设。

垣边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开采轮不到垣边市,属于西北石油集团。当然垣边可以得到利润分成,所以财政情况其实还好。卢傲雪因此提出了“生态石化纺织”的产业概念,其实就是利用西北石油的石化产业生产的原料,作为纺织业的加工原料,进行深加工,而所谓生态,则是采用了大幅度降低印染污染的新科技。这个方向,显然符合垣边市的资源禀赋,以及发展差异性新产业的需求,这是得到市委市政府和计委重视的原因。

在落实了全自动气流纺高档纱线等4个项目后,这个产业园区很快开始建设,而卢傲雪在不到2年的时间,先是被任命为管委会的副主任,在正主任流动到其它城市后,她又被提拔成为管委会的一把手,全面负责这个产业园区建设。

两年的时间,她和伙伴们摸爬滚打,从一片荒地上,看到了一座纺织城的逐渐成型,成就感是满满的。以前所学的专业是很不够的,但在这两年,从建设到招商,从管理到金融,每一个方面都经历了实战,现在的她,可以说是一名老练的青年干部了。

两年的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每天忙忙碌碌的,时间经常一霎那,似乎就过去了,永远都不够用。有的时候等待一些事情,时间又变得特别漫长。

可惜啊,再有不到半年,自己就要调走,要奔赴另一个城市,另一个战场了。再有一年,这个纺织园,不过是刚刚建成,自己是看不到它发展繁荣、光耀这座城市的那一天了。

前些天在填写意向的时候,她向组织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但不知道会是怎样的一个新天地。组织透露,她是一批副县级领导职位的候选人,这些县域,都需要有经济专长的领导。

想起这几年一起奋斗的那一群小伙伴,她感到了不舍,很快就要告别他们了,有的人和她一样,已经年满5年,即将奔赴祖国其它的大好河山;有的还要在这里坚持奋斗,为垣边市添砖加瓦。大家都会散落在祖国各地不同的地方去。

这几年,一起吹过风沙,一起滚过泥浆,一起走过垣边的山山水水,一起在工地摸爬滚打,这是革命者的深厚情谊。

幸好,丈夫会陪着自己,在垣边,自己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丈夫是与她同一年来到垣边的干部,这一次也申请夫妻两人,调到一个新地方。

想起了自己的一些同学——在网络上,现在过去自己的本科班和硕士班,都有一个QQ群,也可以贴照片。每个人的生活各式各样,但像她这样的也确实不多,多数人还是习惯西南的繁荣生活的。以前的几个闺蜜,在网上和她联络的时候,对她的现在,都是诧异不已,人家每周都要做美容的,哪像自己在工地上摸爬滚打,有的时候简直是个“黑小子”?这哪里是她们能够想象的生活?但这就是人各有志。

开始下雨,大滴大滴的雨珠打了下来,雨水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卢傲雪呼吸着这雨天的空气,感受着惬意。现在的垣边市,可不是过去一年都下不了几场雨,到处缺水的地域了,不仅是输水管输送过来的水源,就连降雨也变得多了很多,以前哪有这样的大雨天的时候?

这个城市会越来越好的,因为有着一批又一批的我们这样的奋斗者,一代又一代地接力奋斗下去,为这个城市创造财富,改天换地。

卢傲雪转身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她轻轻地哼着自己喜欢的那首领袖词曲的歌: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