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37章(第3页)

第237章(第3页)

这些举措,在原始空中国后来的医疗体系中,还能看得到一些受到苏联影响的痕迹,而在新时空,当然要更加系统全面,更加贯彻到底。

第二个,是大量发展分级医院、医生体系,这是治本之策。

苏联的医药体系,发展到1970年,每一千名居民平均拥有医院床位109张,1980年则为125张,这个数字是毫无疑问的全球第一!二战中,医务人员,能够将72%的伤员和90%的生病士兵送回战场,总数量超过了1700万人。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苏联达到每1万人中,大约有37名医生。相比之下,在当时的美国,每1万人中仅有1920名医生。

老实说,所谓“全球盛誉”的美国医疗,除了那些因为针对富人服务有高昂利润,而使得资本家大力投资的少数医院和高科技药物外,就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医疗效果看,美国体制,给苏联体制提鞋都不配。

所以中国的“三个十五年”医药发展战略,主要对标的还是苏联体系。

第一个15年,主要是大力发展骨干医院和仿制化学药,实现“10%目标”,即将医院45年最后的发展目标,设定为每1000人100张床位,那么10%就是每1000人10张床位;医生需要达到500人配1名,但第一个15年,先实现10%,即5000人对1名医生。药物方面,则是实现全部常见化学药,以及几十种最常用的疫苗,能够自主生产。

中医方面,挖掘了全国有造诣的真中医师,并动员他们提供各种方子,确认有效之后开始发展中药的“中成药”体系,按照“中医为养、西医为治”的总原则,发展中国特色辅助系的药物体系。中医院的设置,则按照与西医院1:6的数量规模,逐步发展。

相应的医学教育体系,也是按照这个计划发展的。

医药科技则是必须企业化发展的,大量的国企被建设了起来,例如东北大区的哈药集团,华北地区的华药集团。后来还增加了大量的混合制药企,用来推动创新药的发展。

当然,在第一个15年,赤脚医生体系、基础卫生教育体系等都是必要的,先保障最基础的医疗卫生嘛。

第二个15年,即从1956年开始,基本上是顺接第一个15年的发展,实现“35%目标”,医院实现每1000人35张床位,医生实现每1500人配1名,而药物上,在仿制药和中成药的基础上,开始向创新药发展,利用最新的生物化学成果,大规模地建立医药实验室。医疗设备上同样如此,从简单设备向复杂和科技设备发展。

第三个15年,即从1971年到1985年,大致追平苏联和美国的医药水平,医院实现每1000人100张床位,医生实现每500人配1名。这是个创新药大量发展,手术能力和医药科技追赶美国的时代。

因此到第三个15年计划完成的时候,中国的医药体系将极为庞大,单单各级医院就有15万所左右,而医生高达300万人,按照医护比例1:2,护士的规模要达到600万人以上。

相对来说,设在乡寨的社区医院,床位较少,基本是1000人配50张床位,因为比较复杂的病症,就要到上级医院去治疗,所以三甲医院的床位配置,至少是1000人配置120张床位以上,通常要达到5000张床位,才有资格申请三甲医院。

根据目前的进展,大约可以提前1年左右,实现这个应该在1985年实现的长期战略规划,使得中国的医药水平,达到世界顶级。

八十年代,中国开始了对仍然落后于世界顶级水平的少数行业的最后追赶,正在争取一个全面领先时代的到来。

第382章青华与邶大的哀歌

西元1982年3月,平津市。

肖尹愤怒地撕掉了手中学校的解聘告知函,并把桌上的东西,一股脑儿地扫到了地上,砸得地上一片狼藉,飞散的纸张到处都是。

然而他最后也只能颓然地一屁股坐回椅子上。到现在他还是不能相信,自己这个科学院士、一级教授,青华生化领域的最高权威,居然会被青华解聘了。

然而理智告诉他,这是真的,不但是他,整个青华现在都在风雨飘摇中,倒霉的高级教授,就有数十人,校长和书记全部被撤职,替换上来了新的。而熟悉的邶大也是一样。据说已经年迈的领袖,还专门对两个学校发生的事情,有一句评语:这两个学校,总是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一句话决定了两个学校和很多人的命运。

肖尹叹了一口气,真是无妄之灾啊。美院搞出来的篓子,现在波及了整个青华,甚至还波及到其它的学校,例如邶大。

中美这几年在外交上趋于正常,于是尤其是沿海的大学,与美国学术界的交往开始多了起来。于是该死的美院,按照美国人的审美,搞了一批美术作品,准备到海外展览,这批作品中涉及的中国人像,都是“眯眯眼”的,看上去很丑,但西方人说好啊,保证中奖,大家都可以得到一笔意外收入。反正是在国外,国内不推这批作品不就行了。他们居然连这种明确违反“文化禁入令”的事情也敢干。

结果就被学生举报了呗,开头还以为是小事,终止不干,不就行了。结果上头不依不饶,事情越搞越大,据说上头认为,既然这个青华美院如此胆大妄为,那整个青华,一定存在严重的思想管理问题,教育部都被撇开,由调查总局派驻了工作组严查,事情就彻底引爆了,再也不可收拾。

青华美院出了大名,媒体报道后,现在全国人民都叫他们“青华丑院”,算是臭名昭著了,按照肖尹听到的消息,整个学院应该都会撤销,部分涉及的教授老师,触犯文化禁入令,会被作为文化汉奸,彻底开除并文化禁入,而学生和其它教师,将分流到其它学校,整个美院,算是完了。现在院长、书记以及几个主持对美交往的教授,都被逮捕了,他们肯定是刑罚处置了,可不是开除那么简单。

肖尹就是被“牵连”的,在调查青华和邶大时,调查组认为存在一个新的严重问题,也就是中央和教育部三令五申的学阀问题。肖尹主管的《中国生物化学学刊》是国家一级期刊,而调查组发现,这个期刊都是由肖尹和几个他相熟的教授控制,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来自这个“学术帮派”,其刊发的文章重点也是推介“自己人”的成果。

当然,这并不是调查组的偶然发现,早就有同行投诉了,这一次不过是调查后,盖棺论定而已。

让肖尹恐惧的,并不只是被青华开除,而是这样自己就上了“劣迹学术人员名单”,基本上就是在学术界判死刑了,除非能再做出重大的学术成果,才有可能将功折罪。自己都六十多了,还能干出个屁的成果呀?更何况,谁还会聘用他呢?

他的神情变得凄苦,何苦来哉,本来自己已经功成名就,就是一点舍不下的贪欲和侥幸心理,想拥有更高的地位,导致了今日之祸。其实想清楚就很简单,国家怎么可能允许一帮学阀,绑架了整个科研和教育体系?

最近十几年国家对学界和文化界相对比较宽松,原因也比较简单,经济上逐步占了西方的上风嘛,相应地自信就比较强,对西方的文化侵略,自然不太看在眼里了,还能相信西方的,不是傻子吗?可偏偏有青华丑院这些家伙,为了利益,什么都敢做。

某种意义上,自己也是青华的罪人之一,此次事件之后,青华、邶大这样的学校,必然元气大伤。别的不说,国家经费拨款就肯定大降,直接影响生源,而在学界的影响力更是不堪,估计会失去很多重要的学术职位,很多可惜也必然调整,据说很多年龄比较大的教授,都将从管理职位去职,未来只能是教书或者有前途的项目专心科研两条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