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12章(第1页)

第212章(第1页)

与此同时,全国性的组织“寻求真相行动小组”,在全国高校中展开行动,参与宣讲会,举行反战辩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这正是丹尼尔们想出来的新模式,在这些宣讲会中,来自伊拉克的视频、照片、文字描述,不断流入和公开,让欧美的学生们震撼到了极点,原来学生中“沉默的大多数”,也变得激愤起来——美军在伊拉克的残暴冷血,让他们第一次认知到,原来美军是如此的不堪,对国家军队的好感,很快地逝去。

7月,由美国各学生团体组成的“伊拉克日委员会”,发起了有上千万人参加的全国性反战运动,要求美国马上撤离伊拉克,并弹劾约翰逊总统,反战运动渐入高潮。欧洲各地也随着美国学生运动的高潮,掀起了自己的反战运动,一时间,无论是美国还是西欧各国的政府,都被国内的反战浪潮搞得狼狈不堪!

这个时候,美国可以称得上“美国之大,却已经无处可以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偏偏此时美国政府推动的征召青年学生入伍计划,开始执行,这更是火上浇油,抵制征兵运动,在全国爆发,大量学生为了躲避兵役,逃往国外,其中大部分人迁居加拿大,而另一部分较为激进的学生,则开始在全国各地,不断召开反战反征兵群众大会,参加者动辄达到几十万人。伊拉克战争和美军的声誉,在美国急剧恶化,谁愿意去参与这种战争,还可能送死呢?

这个时候,反战运动已经不限于学生,而是美国各界了。

美国上层建筑,此时支持战争的仍然是多数,但是已经开始分化,相对于主战派的“主和派”,开始出现,其实那些缺乏战争利益的财阀集团,已经开始不满,因为美国已经在伊拉克战争上损耗太多,在他们看来这是那些获得战争利益的家伙们太贪婪,现在开始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明摆着,美国战争费用太高,能用在其它方面的就少。现在已经很清楚,既然这帮家伙最终打不赢的,就应该让美国止损。

当然,主战派仍然占据上风,主和派要扭转趋势,必须先扭转舆论,在他们的支持下,美国媒体开始集体转向,对伊拉克战争的批评,开始日趋激烈,这一次美国内部的反战激化,其实有他们的纵容,而CFIA控制的几个财团,更是在暗中推动事件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1967年的下半年,美国范围内的校园暴动,开始此起彼伏,大学校园处于一种普遍骚乱之中,大大小小的示威多达2000多次。骚乱越演越烈,校园里的爆炸和纵火事件频发,范围波及全国。

在1967年底,新的暴力冲突,再次轰动了全美,在人口不足2万人的肯特市,大批的国民警卫队,向肯特大学中手无寸铁的男女反战学生射击,当场打死4名学生,打伤11人。这直接引爆了全美超过千万人的大示威!

美国密歇根州米特兰,陶氏化学总部外。

黑豹党的3号人物,埃尔伯特·霍华德,深吸了一口气。随着全国学生运动的兴起,FBI和全国警察系统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过去,这使得黑豹党的活动空间大大增加了,一些大的行动,可以开始了。

霍华德对未来有点茫然,他知道领导人休伊·牛顿,其实也是一样,黑豹党的斗争,似乎看不到胜利的可能,黑人虽然普遍支持他们,但黑人没有力量,而美国政府的力量对他们而言,几乎是无限大的,但是黑豹党也只能苦苦支撑,不斗争也是死,还不如努力斗争,死得其所。至少黑豹党的斗争,也许能能让美国黑人的处境,变得好一些吧,让那些白人,多一些顾忌也是好的。

今天就要让全美国的民众,重新记忆起销声匿迹快一年的黑豹党!FBI将黑豹党宣布为恐怖组织,那今天就让你们知道“恐怖组织”的厉害!

一个修理工模样的男人,从陶氏总部的门口出来,他迅速地与霍华德碰头,说道:“头儿,都办妥了。”他看了一下手表:“再有10分钟,即9点50分,陶氏总部的通讯,将被全部掐断。”

霍华德点头,周围的人平静下来,大家等待着时间到来。“行动!”霍华德简单地用无线电发布命令,几辆“工程车”,迅速向着陶氏总部的大门开过去。

门口的保安,挥手示意车辆停下,看到的却是从车上指着他的枪口!他一下子呆在了,这时几人从大门旁闪入,还在保安室内的另外的保安,正在试图报警,却发现根本打不通电话,看着指向他们的枪支,每个人都举起了双手投降,随后他们被绑了起来。

此次黑豹党动员了70多人,人手空前充裕,除了在陶氏总部外围警戒的20多人,差不多约50人进入了陶氏总部大楼,他们的行动目标很明显,位于大楼最高的两层,那里是陶氏的股东和高管的办公层。

控制了大厅之后,有约30人的目标是控制大楼的各个出口,而其余20人乘坐电梯,直达最高的两层。

“为什么是我们?我们似乎并没有冒犯黑人?”发话的是被黑豹党抓到的陶氏的总经理Dow(道琼斯)问霍华德。他看上去还很镇定,旁边的十几人却脸色苍白,瑟瑟发抖。黑豹党在陶氏顶楼抓到的“大鱼”,几乎包括了最主要股东的半数,今天陶氏有重要项目的投资讨论会,有不少股东都来到了总部,还包括了陶氏创始人Dow家族的几位。

霍华德冷冷地说道:“我们又不是仅仅为黑人而斗争,我们斗争的目标,是解放全人类的底层人民,这些你们不会懂。现在是你们陶氏为了赚肮脏钱,生产凝固汽油弹,屠杀了无数伊拉克人民和儿童,而付出代价的时刻。”

Dow试图劝说霍华德:“小伙子,听着,陶氏只是生产商,没有我们也有其它公司生产。杀人的,是美国政府而不是我们……”,“砰砰”两声枪响,会议室内一片惊呼,但是接下来枪声连续响起,十几位陶氏高层全数毙命!

霍华德内心冰冷,要是语言有用,我们黑豹党会走到今天吗?只有武器的批判才有用!

黑豹党迅速地撤离,在会议室只留下了一张打印了字的纸:“今天,黑豹党为死在美国凝固汽油弹下的伊拉克儿童复仇。请原谅我们,这只是不彻底的复仇,非常遗憾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直接消灭那些残暴的美国军队……”

这是震撼世界的一天,全世界的人们,在电视上看到关于陶氏血案的热点新闻,目瞪口呆。而那些“危险青年”们则看得两眼放光。

第338章恐怖主义的西方风暴

西德,法兰克福。

巴德尔提着一个大袋子,走入了自己的寓所。妻子恩斯林看到他拎着的袋子,微笑着说:“都拿到了?”

巴德尔点头,他拉开袋子,里面是两支黝黑的冲锋枪,两支手枪、几个子弹匣,还有几颗手雷,哈哈一笑:“至少这一次行动,武器足够了。”

恩斯林开始给枪贴上他们组织的LOGO标签:一把手绘机关枪上叠印“红军派”的首字母缩写RAF,很形象的标志,这是他们“城市游击队”的第一次行动,他们要以此来吸引追随者,仪式感也是很重要的。

红军派,现在已经有了几十名大学生和年轻知识分子,一个小团队已经开始组成,本来他们还处于“理论讨论”,其实就是高谈阔论的年代,但黑豹党的行动提醒了他们,光是语言是没有用的,必须有实质的行动!

他们的目标,是刺杀汉斯·格罗布克(HansGlobke),此人是50年代西德总理阿登纳的总理秘书,西德的著名人物,关键此人臭名昭著,因为他曾在纳粹的内政部任职,还是《纽伦堡法案》的起草者和纳粹排犹暴行的主要推动者。当初1953年格罗布克在西德总理内阁亮相后,西欧各国媒体一片哗然,更不必提以色列和民主德国方面的震惊。

无论如何,格罗布克这个著名的纳粹,得到了阿登纳的重用,得到了美国人的庇护。在阿登纳去职后,他也顺利地退休,颐养天年。

在红军派看来,这个人是很好的一个行动目标,反人类的纳粹分子,无数人恨之入骨,以色列如果不是顾忌与西德的关系,恐怕摩萨德早就把他抓走审判了,红军派刺杀他,能够得到进步青年们一致的认同。而此人已经退休,防卫松懈,便于红军派下手,团队毕竟是“行业的新手”,经验和能力不足,不能第一次就选择太过困难的目标,格罗布克这样的正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