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03章(第2页)

第203章(第2页)

第三件事情,当然就是戴高乐法国要退出北约,这个反骨仔!

从1959年开始,法国的地中海舰队就退出北约,并禁止美国的核武器进入法国,从法国被迫退出阿尔及利亚开始,戴高乐对于美国就高度不信任,开始不再把法国的部队,交给北约指挥。

核心的关键,是核武器。法国自己发展了核武器,就觉得自己能够恢复大国的地位了,他们又成为了欧洲新的中心——法德轴心的关键,戴高乐是觉得有了自主的能力,所以不服美国的管束了。不过当年美国和英国都太蔑视戴高乐了,此人内心对美国和英国,是非常不满的。

这同样是约翰逊现在改变不了的事情,同样是因为伊拉克战争,让美国陷了进去后,对于盟国的影响力也下降了。

约翰逊开始烦恼地处理这些事务。

这是一个年轻英俊的美国青年,一袭蓝色的西装,搭配白色衬衫,显得精神而又绅士,非常清爽。他看上去只有20岁左右的样子。

他正和一个黑西装的中年男子在一起,只见他充满希冀地对那个中年男子说道:“布朗先生,我的事情怎么样了?有没有问题?”

那个布朗先生爽朗地哈哈一笑:“唐纳德先生,没有问题。你可以去沃顿上学了。军校这里都已经打点好了,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

青年舒了一口气,说道:“那太好了,这件事情,总算是躲过去了。”

然后他有点愤怒:“居然想让我到伊拉克那个鬼地方去送死,简直是荒谬!伟大的美国,怎么能执行这样愚蠢的政策!约翰逊和他的民主党,都应该见鬼去!”

布朗先生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笑笑没有说话。有钱人嘛,哪个傻子才会上前线呢。

刚满20岁的青年,由于此前在纽约军事学院读书毕业,所以此前军队招兵,就找上了他,现在谁都知道,美国在伊拉克已经死掉超过1。5万名士兵了,这把他吓死了,怎么能去哪个该死的地方呢?自己的青春年华多么宝贵。所以他只能是装病。等待他神通广大的布朗律师,去帮他疏通好一切。

他已经做好准备,马上去沃顿商学院读书,做个伟大的商人。当什么军官呀?当年父母帮他做的选择,简直是糊涂透顶!

这个美国的上流社会青年,有一个后世全世界都熟知的名字——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

第323章非洲攻略的初动

印度次大陆南部,喀拉拉人民共和国,科钦军港。

曹子卿纵目远眺,辽阔的阿拉伯海上,各种船只忙碌地往来,他想象着对岸的非洲大陆东部,对岸最近的一个国家是索马里,在索马里的西部,就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基地——埃塞俄比亚。

他的内心很复杂,很少人知道,他并不是第一次来到科钦,这里曾经是他和同志们,到印度神庙为幼年期的革命军,搞军费的必经之港。

良久,他才转过头来对陪同的总参副参谋长赵云腾和西方舰队司令员牛天利说道:“世界革命的大篇章就要开始了呀,可惜我要退休了,接下来就要看你们的了。”曹子卿今年就到了65周岁,还有几个月,就必须从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了。

他们这一次飞过来,是来考察科钦军港和西方舰队的。

海军的第一艘航母“凤鸣号”,配属西方舰队,其母港虽然是仰光,但实际上,近期一直在母港与喀拉拉的科钦军港和锡兰的奇洛军港这3个点之间,来回进行巡航训练。真正最重点的港口,其实是喀拉拉的科钦港。

即将服役的第二艘航母“凰栖号”,母港明打威,其实也是配属在同一个方向。新中国将以这两艘航母编成的两只舰队,作为非洲攻略初期的海军支撑。

中国现在非洲的两个支点,是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现在埃塞,几乎成为了中国各种力量在非洲的大本营,最主要也是因为埃塞是除了埃及以外,非洲最具独立性的国家了,而且相对而言,埃塞国人的素质在非洲人中,属于“易教育”的,毕竟也曾经是千年的王国,相比很多非洲国家,从来都是原始部族,还是要胜过一筹的。

但正因如此,埃塞就不可轻举妄动,中国现在与海尔塞拉西一世,合作得很好,他借助中国的力量,对抗西方的压力;而中国也借助他的“放纵”,在埃塞建立起诸多的基地,作为非洲出击和培训的大本营。

非洲攻略的第一步,还是坦桑尼亚。

选择坦桑尼亚的理由是很清晰的,这是个94。5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大国,人口超过1300万,在此时的非洲,人口规模算是前几位的。

军事上,在中国海军有了一定把握后,坦桑尼亚在非洲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它在东非的中部沿海,无论是从中国天南省,还是从印度次大陆的南部各国,均可以海上直航到达,如果取得了坦桑尼亚的沿海港口,例如桑给巴尔岛,建设一个军港,那么中国海军,就能在印度洋实现东西呼应,对整个阿拉伯海形成强大的威慑。

而坦桑尼亚众多的人口,有利于打造一只在非洲的强军,原时空该国,就是非洲赫赫有名的“东非解放军”,训练完全模仿我军,大多数高级军官都是在我国留学的,就连他们操练的口号,都是中文,曾经把富裕的卡大佐的利比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威震非洲。

仔细想来,原时空的中国,支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建坦赞铁路,训练坦桑尼亚军队,岂是无因?单单是因为“国际主义”的无私支援吗?为啥不是其它非洲国家而是坦桑尼亚呢?恐怕主席早已考虑到了坦国的战略意义,但原时空中国国力不济,世界革命战略也后继无人,最终这种战略构想,胎死腹中,后人不得以闻。

政治上,以这些年培训出来的坦桑尼亚青年为主,建构了坦桑尼亚GC党,在1961年底坦国从英国殖民下独立之后,在中国各方面的支援下,发展极快,现在已经是坦国最有影响力的政党,在非洲政党中如此组织严密、体系完备的政党,还是第一个,完全形成了对其它那些模仿西方政党、但又组织涣散的其它政党的降维打击,现在声势,甚至超过了当政的坦桑尼亚革命党。

坦国的开国总统朱利叶斯·坎巴拉吉·尼雷尔,也是坦桑尼亚革命党的创立者,现在就处于动摇之中,他在1964年曾经受邀访问我国,参观了很多地方,包括次大陆的两个国家,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体系,让他大为震惊,开始认真思考,完全地模仿中国模式。

尼雷尔从权力来说,在坦国是绝对的“独裁者”,但偏偏这个尼雷尔的人品,与那些后世人们熟悉的非洲军阀,完全不同。他虽然曾经留学英国,但思想上倾向于社会主义。后来西方媒体把曼德拉吹捧为非洲的“圣人”,但是如果从非洲六七十年代的领导人中选择,那么这个尼雷尔才称得上“圣人”。

原时空,他在所有的非洲领导人中,可以说是最具有理想精神、最温和又最无私的一个。平易近人、身无余财、善于鼓动,对理想充满了热情。他自己在二十多年执政期间,没有为自己盖一所住房,没有为家乡修一条像样的公路,一直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他住在市郊外一所普通的二层公房小楼里,小楼与普通百姓的房子没有两样,经常登一双长筒雨靴,拄根木杖,走几十里路去体察民情。而且此人不恋权位,后来63岁就主动退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