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95章(第2页)

第195章(第2页)

这种情况是长期的高碳水、低蛋白和低维生素造成的,说白了最大的原因就是缺肉。

在新中国建立后,一开头是让大家能吃饱粮食,大约从1942年开始,国民的肉食开始爆发性地增长,到建国10年即1949年左右,肉食的水平已经很高,而人民的身高开始不断增长,从建国到去年的1961年,19岁的男性平均身高已经达到了171CM,而19岁的女性平均身高,也达到了160CM。按照科学家们的推算,预计再有20年,中国人的身高,会接近西方人的水平——即男性达到176CM,女性达到164CM。

所以在这个体质基础上,竞技体育的水平,才开始了不断快速上升。现在灵巧型项目(例如乒乓、羽毛球这一类)的水平,已经是国际一流。其它类运动项目,至少也追到了国际二流的水平。

不过李思华并不愿意完全跟随西方体育体系,她要求的是一个“东方中国的体育体系”。一方面,在国内的运动,例如在全运会上,开展了一些东方特色的体育运动,例如马球(击鞠)、马射(马上射箭)、龙舟、角抵(武术型摔跤)等,还有一些从军事训练中脱胎而来的运动。

对于西方以奥运会为主流的运动体系,这剔除了一些她认为不符合东方体质和运动特点的项目,例如马术三项、西式拳击等。

所以现在全运会体现出来的东方体育体系,与奥运会项目虽然大多数一致,但也有一些不同。因此,与西方主导的奥运会,一直形成了一种角力。

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奥委会曾经邀请中国参加,但最后谈不拢,被中国拒绝了。中国的理由很清晰,既然奥运会号称是全球性的,那就必须包容东方中国的体育运动,而不是全部以西方现在定型的体育运动为主。中国的要求,就是必须加入一些中国式的项目,以及去掉一些只适合西方体育传统的项目。

在1948年的时候,充满了白人傲慢的奥组委,哪里肯听从中国人的?虽然当时中国以核武器威慑世界,但总不能对体育运动使用,所以奥组委,干脆地拒绝了中国人的要求。

那以后一直到现在,每一届奥组委都来邀请中国,也开始与中国有一些体育事业的往来,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虽然他们已经松动了不少,例如愿意从中国项目中,挑两三两个,入选奥运会项目,但其它方面仍然不愿意改变,在李思华的坚持下,中国也一直拒绝。

这样的情况,也给了奥组委很大的压力,因为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人口超过9亿,国内体育运动的很多记录,都已经是国际一流,甚至有的全运会记录,已经超过了奥运会记录,成为了世界记录。这样的一个大国,不愿意参加奥运会,让奥运会的代表性显得很差,他们也知道,现在中国,还有那些次大陆社会主义国家,提到奥运会的时候,一定会加个“西方”两字,是西方的奥运会,而不是全球的奥运会。有些发展中国家也跟着这样称呼,这大大影响了奥运会的形象。

所以李思华和贺隆也不着急,再憋个十年二十年,就不相信奥组委不妥协。在贺隆想来,再有个十来年,中国的竞技体育,可以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也许能做到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拿下全球第一的金牌呢?能实现这样的“扬我国威”,那才过瘾。虽然现在还只是梦想,但先有梦想,才有动力嘛。

贺隆知道,总书记实际上是很不爽奥运会的,虽然现在说要加入奥运会,其实未来还有变数,最主要是因为总书记认为,奥运会是西方宣传其虚假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西方奥组委说的奥运会起源,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打败波斯军之后,民情奋发,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当时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这种说法,在总书记和中国学者们看来,纯粹是胡说八道。希腊那个石头山地的破地方,根本不可能诞生出大规模的文明,否则单单是粮食一项,早就让这里的人饿死了,更不要谈什么奥运会之类的。而且波斯军,真要征服希腊,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人家有必要去征服希腊这样的穷乡僻壤吗?

所以总书记其实是犹豫的,有可能还会要求奥组委,对奥运会起源进行重新阐释,至少将起源说成是西方的传说,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而不是史实。但如果要求到这样,恐怕20年也未必能加入奥运会。不过这是中西竞争话语权上的重大政治选择,不能仅仅因为体育运动而调整。这样的政治觉悟,每个体育战线的领导,都是必须有的。

贺隆看到电视里特写呈现出来的,容果团与队友们都戴着的国产“梅花表”和脚下的国产“耐克”运动鞋,脸上的笑容更甚。

他内心想着:“到底还是总书记精通经济和产业。没想到仅仅是十多年,体育关联产业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当初同志们,可是没几个把这个事情看得很大。”

他想起了12年前,就是在1949年放开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那一年,总书记当时还是李总理,特意规划了体育产业,然后召集了计委、经委等部门,重点对他们体委,进行了体育产业的培训。

贺隆还记得当时李总理对体育产业阐述的大概内容。她主要对可能的体育产业,逐一进行了分析。

李总理当时开宗明义,直接告诉大家,她预计未来体育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可能达到GDP的1%左右,这个数字是可能与汽车业相提并论的。

当时大家就惊呆了,谁能相信这个体育运动搞下去,产值居然能和造汽车相比?

当时李总理就掰开了和大家说,体育产业按她的想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直接体育产业、间接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产业。

直接体育,当然是与体育运动直接关联的,包括体育场馆、健身房、赛事落地等。例如体育场馆,可不仅仅是提供运动员训练,还能日常运营,租赁各种设施给民众,获得租金收入。教练们还可以在场馆,提供商业培训等。

间接体育,最主要的就是各类体育运动的器具,例如各种球类的生产,最大类的应该算是运动鞋和运动服,这两者远远超过了体育的范畴,会成为民众消费,尤其是青少年消费的一种日常。每一项运动,往往都需要一些特别的器具,这些都是产业。例如击剑运动,不要面罩和剑吗?以后还有一些高端点的运动,例如赛车,各大轿车企业,可能都要投入制造赛车呢。

至于体育文化产业,那范畴就很广了。例如体育公园、体育旅游,各种健身休闲,都可以发展出相关的产业。最重要的可能是媒体,包括电视转播权,各种体育报刊书籍,甚至邮票、纪念币等,非常广泛。

体育文化,实际上是体育娱乐,是娱乐业的一个部分,未来影视、体育和休闲,恐怕是娱乐业的三大支柱,至少在几十年之内,是很可能的。

还有一个特殊的,就是体育彩票,这个要在严格监管下开展,不能给分管的团体贪污腐化的机会。估计未来的体育运动的开支,单靠这一项就能提供大半,甚至能全部提供也不一定。

当时李总理的讲话,让大家都感到如梦方醒,恍然大悟,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的产业,在发展体育的时候同步发展,未来居然可以成就媲美于汽车业的大产业,体委的空间,也一下子变得广阔了起来,让体委的同志们在那以后,对工作充满了干劲。

不过贺隆不知道,当时李总理如此肯定体育产业的前景,是因为她很清楚原时空体育产业的空间,中国体育产业在2019年都达到了1。5万亿的收入,创造的GDP大约在1%左右;而美国体育产业,长期占GDP1。5%左右,在所有的美国产业中占据第11位,居然超过了美国的农业和汽车业这两个绝对的大产业!所以潜力是非常大的。当然,体育产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附属产业,是依赖于繁荣的实体经济而存在的,有钱有闲,体育产业才能发展得好嘛。

在体育产业上,贺隆最自豪的,就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不仅是各种体育场馆,更是各种体育场地的蓬勃发展,现在超过85%以上的中小学,都有了体育馆,再有34年,就能实现100%覆盖。而大学,更是在1960年实现了全覆盖。

全国的体育场所,已经超过了300万个,人均场所面积已达到了2平米。而且由于公园和道路的普遍存在,跑步散步这样的普通运动,也不用场馆。所以在贺隆看来,老百姓除了看电视,体育运动应该就是第二大的娱乐方式了,毕竟,老头老太去跳广场舞,也是体育运动嘛。

贺隆现在心头的一件大事,就是督促体委,完成他退休前还没有完成的心愿——把与奥运会无关的亚运会搞起来,当时他的想法是,东亚中国、次大陆国家、西亚中东、苏联的亚洲各加盟共和国,甚至是爪哇民国和南太平洋国家,反正是广域亚洲地域上的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组队参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