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靠海的优势,西孟加拉成为了比孟国主要的加工业基地,加尔各答就是最大的港口嘛。除了黄麻加工,其它包括棉纺加工、机械加工,也开始发展起来。当然比哈尔也不是没有工业,这里矿产丰富,例如在辛格布姆县发现了大铁矿,储量高达19。7亿吨,而且是富铁矿,含铁品位为62%―63%,4年前已经与中国签约,联合发展一个大型钢铁企业,生产各种钢铁材料,这个300万吨级别的钢厂,在今年年底就会投产。
不过,与这些经济成就相比,两人更看重的,还是比孟国已经模仿中国,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体制。4500万比孟国人中,城市人口还只有800万人。
其余3700万人,按照中国模式组成了7400个乡寨(差不多15平方公里1个乡寨),甚至中国自己曾经遇到的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在比孟国这里,也不算是什么,当初从剥削实利阶层那里,获得了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黄金珠宝,除了水利工程和基础设施,也有部分能够投入乡寨的建设。
而次大陆炎热的天气和原来底层人民悲惨的生活,反而帮了新政府的大忙——按照中国建筑公司提供的工程临时住宅的方法,从中国运来了大量的廉价板材,搭建临时住宅,就这样简陋的临时板房,居然让大多数人民都欢欣鼓舞,他们原来住的,那才是垃圾房,甚至都不能叫做房子,就是原始的窝棚。
所以这就为国家赢得了大量的时间,可以在乡寨建起来后,再由乡寨组织,逐步在有资本积累的情况下,逐年为人民修建正式的家庭住宅。
至今两人都对6年前第一个模范乡寨引起的轰动而自豪,由于人口密集,比孟国的农村不能占地面积太大,不能像中国那样。比孟国采取的是整齐的排屋方式,一排排的连续屋宇,每栋都是140平米的2层砖木小楼,有个小院。建成的时候,十里八乡,都争相跑来参观,羡慕不已。甚至后来其它次大陆国家的官员,来到比孟国,都指定要参观这里。
6年来,按照模范乡寨的模式逐步发展,现在已经有15%的乡寨达到了标准化。再有十几年,也许就能完成全部乡寨的标准化建设。不过人口不能增长太快,比孟国的国情与中国不一样,人口相对是非常密集的,未来土地的承载人口量有限,所以已经开始采取一家生娃不能超过3个的、较缓和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加大宣传力度。乡寨的规模,不能再增加太多,如果人口过多,就只能导入城市,那对就业的压力就大了。
对于比孟国来说,城市就是工业+商贸+进出口,限于财政资源,比孟国这几年没有修什么大的楼堂馆所建筑,因为资金需要主要投入交通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在城市,主要是对英国殖民期间的建筑修缮使用。这几年比孟国大的面貌改变,还是基础设施和农村地区,以及对人民的教育。
虽然还有很多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例如教育,还是只能实行集中式的学校教育,而限于财力,无法组织中国那样的流动民兵制度,这让两人都感到遗憾,他们对于中国的这项制度,印象深刻而且认为意义极大。不过比孟国同样在次大陆中,第一个实现了流官制度,不能让党的领导,逐步变成了官僚阶级,作为革命者,他们都对此有冷静的认知。
虽然建国的时间还短,但比孟国的成就,仍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了国大党印度的2倍以上,而对中国的贸易,逐渐走向双向平衡,再有个五年,应该就可以达到贸易平衡。
当然问题不是没有,最大的问题就是民众太懒,而且受宗教影响太深,尤其是男性。对比两人曾在中国见识的,民众劳动那种能够吃苦的精神,比孟国的民众就远不如了,混子特别多,普通的民众,也不愿意太辛苦,他们的教育程度太差,对于为自己为国家奋斗的意识薄弱。
所以现在不得不大量地使用从底层女性中提拔的干部,她们更吃的了苦,也愿意学习,文化水平提高得更快,而且宗教意识相对薄弱,有些女人更是非常地反宗教,易于成为GC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这样导致了比孟国从政府到军队,居然接近60%的人是女性。虽然中国的干部不说什么,但两人还是经常为此感到尴尬,把希望寄托在了通过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身人上——这一代的比孟国男人,废了的太多。
逛了一会街,两人吃了点东西,开始往回走,开始沟通起了这次来华京的工作,两人都感到振奋——他们来华京,就是因为中国联合11个次大陆的中国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准备在近期组建“华京社会主义国家联盟组织”,简称“华盟”,这是北约和华约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政治军事同盟组织。
相比北约、华约这样的以军事联盟为主的组织,华盟的功能要复杂得多,因为华盟还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要协调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相互支持,以最终建成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市场,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和国力,来拉动各国的经济发展,而各国也贡献自己的市场和特色产业,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共同富裕,核心的理念就是平等,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虽然中国是主体,但其它国家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大家都要努力做到自己国家的贸易平衡,稳定经济。否则你的货币可以与人民币锁定某一个数字,但实质上稳定不下来呀。
经济上的事务,已经磋商了很长的时间,很成熟了,两人心里都有底,这一次就是程序上的。迈达维和拉珠更重视的,是中国提出的,要求次大陆各国,都要支持中国推动的世界革命事业,这也是作为GC主义信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次大陆各国经济实力有限,所以革命的经费和其它物资,由中国一家负责。而次大陆各国要支持的,就是人手,尤其是适合地域的干部。例如中东,典型中国人在那里的存在是引人注目的,不便于很多的隐秘活动,但中东与印度次大陆的联系,在历史上就密切很多,至今也有很多次大陆的人,在中东讨生活。
在非洲,尤其是在北非,次大陆人的存在也是很明显的。毕竟次大陆与非洲和中东的距离,要近得多。
所以中国认为,次大陆的干部,甚至是军事小组,在有的场合,比中国直接出面更合适,有些特殊任务,次大陆的国家来执行,可能效果更高,或者更隐蔽。
拉珠和迈达维商量过,两人对这件事的热情都很高,这不仅仅是GC主义者的责任,而且对于比孟国在华盟中的影响力,对于比孟国走向国际、显示存在感,都是很重要的,而且比孟国人力资源丰富,有足够的人手,来协助中国老大哥的行动。
在来华京之前,他们在比孟国内,就已经开始了筛选工作,选出的干部和军事小组,还必须到中国进行训练。
5月7日,华盟筹备会议开幕,让各国领导人惊喜的是,主席出席了开幕式并做了精彩的演讲,让他们都感到回味无穷。
主席说:“在华盟之前,世界上有两个军事和政治联盟,分别是北约和华约,一个是第一世界,一个是第二世界,我们的华盟,是第三个军事政治联盟,也是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盟,我们的联盟比他们多一个功能,就是还有经济,没办法,第三世界国家,都把吃饭问题看得比较重,经济就是吃饭嘛。”
“北约和华约现在相互之间,在各个方向敌对,每天都有人说要第三次世界大战了,我看没有那么容易打起来。我们成立华盟,也不是为了打仗,除非帝国主义逼迫我们打仗。”
“对于北约而言,打世界大战只对他们不利。他们非常怕GC,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出个苏联GC,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出许多国家GC。从历史上看,GC是世界大战打出来的。打仗,人民的精神就紧张,紧张的结果,就另外想出路。人并不是生下来,他母亲就嘱咐他搞GC,我的母亲也没有要我搞GC。GC是逼出来的,七逼八逼就逼上了梁山。”
“虽然我不是个历史学家,但历史却明明摆在那里。当然,世界大战还是不打好。他们也会讲:你们拿GC吓唬我们,威胁我们,进行颠覆活动。我们并不威胁他们,我们只是不要打世界大战。如果不打世界大战,他们的事情还可以继续,GC还可以来得慢一点。”
“如果他们一定要打,并且—经打起来,那是把世界人民的精神,再一次紧张起来,世界人民大都要GC了。你们不相信的话,我们可以打个赌,如果再打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百分之七十、百分之八十不GC的话,我就不吃饭啦,把饭都让给你们吃。这不是跟你们打赌,是跟美国打赌的,因为有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作证明。”
台下哄堂大笑,大家都站了起来,对主席的讲话热烈鼓掌。
李思华则做了“以信仰之名,点亮黎明”为题的报告。她指出,不要因为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发展,和更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就把资本主义的力量看得太低。列宁在苏联刚刚成立的时候就承认,如果不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激烈的交锋,没有机会让苏联生存下去。
按照列宁的理论,只有推动世界革命,集合全世界人民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总体力量更优胜的世界里,生存下去,并最终打败资本主义。
在我们的时代,情况好了很多,因为苏联不再是孤军奋战,虽然中国与苏联有着矛盾,但毕竟在信仰和全球许多问题上相互支持。社会主义的总体力量,已经不是过去那么孱弱。更何况东欧社会主义系列国家和次大陆社会主义系列国家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的总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