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90章(第2页)

第190章(第2页)

反抗、激进、自由和解放,是哪个时代的主题曲,风暴卷着反叛和革命,以海啸般的面貌,横跨大洲和海洋,几乎以全人类的口吻,重新审视过往的世界史。红旗飘飘,全球的革命小将们,在力图打破旧世界,去创造一个新世界。这是人类理想主义的最高峰,这个时代理想者的思想光芒,可以光耀万世。作为一个革命者,她怎么可能不神往这个年代?

我,李思华,既然来到了这个时空,既然活到了这个年代,就让我和同志们的努力,让革命的烈火更加猛烈地燃烧,直到把资本主义的枷锁,烧成一片灰烬!李思华暗暗地下定了决心。

意大利,米兰。

年轻的雷纳托·库乔,若有所思地放下报纸,他的内心有着隐隐约约的激动,太令人神往了。

他想成为一个中国领袖所说的革命者,这才是他向往的人生——团结起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解放意大利的工人,打到那些高官和富人,让意大利成为一个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才是值得奋斗的理想。至于工作赚钱,这种腐朽落后、犬儒一般的生活,让他非常鄙视。

当然这样的理想,只能是通过革命的武装斗争,没有不流血牺牲的革命者,没有不从武装斗争中磨砺出的革命团队。

明年就要上大学了,在大学里,我要开始革命的准备,建立起一只强大的革命队伍。库乔握紧了双拳,他的眼睛洋溢着野心和憧憬。

未来意大利的红色旅,开始萌芽。

秘鲁,圣奥古斯丁国立大学社会研究系。

27岁的阿维马埃尔·古斯曼,阅读着主席的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内心无比的激动,他仿佛看到了秘鲁革命的路径。

他原来是苏联的崇拜者,阅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和斯大林的著作。接触中国主席和李思华的著作,不过是最近阶段,在主席演讲和李思华文章之后,他才发现过去自己过于狭隘了,被中国与苏联的矛盾所影响。

其实不止是他,这个时代无数的青年,正在发生这种思想上的转变,苏联的影响不断褪色,而中国的理论思想,开始成为了主流。

古斯曼在房间内激动地走来走去,心想这就对了,这是秘鲁革命的必由之路。秘鲁的人口结构与许多拉美国家不同,其中印第安人占45%,印欧混血种人占37%,白人占15%,其他人种占3%。所谓印欧混血种人中,其实有很多有中国血统,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人口比例可能高达10%。

所以秘鲁革命的希望,必须以印第安人为基础,他们绝大多数都是贫苦的农民,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民,这与旧中国的社会结构类似。中国的革命经验,是最适合秘鲁的!

建立革命的政党,深入印第安农村,发动他们、动员他们,建立起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打击资产阶级,打倒腐败的残暴军政府,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古斯曼激动得浑身颤抖,他喃喃地说道:“这才是秘鲁的光辉道路。我以后建立的革命组织,必须就叫光辉道路。”

良久,他的心情才平复下来,开始考虑起自己如何行动起来。“学习和教育”,中国领袖们的教诲,闪过他的心头,有思路了!

凭他的声誉和能力,在秘鲁的大学中获得一个教职不成问题,那就在大学里培养自己的学生,教出一批革命青年作为革命骨干,用来组建革命政党,再到山区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他还想到,未来几年,需要抽时间去中国学习革命的理论,来完善自己的革命思路。主席演讲的武汉国革,已经是全球革命青年的学习圣地,自己也要去那里。

秘鲁光辉道路的种子,开始埋下,等待着生根发芽的时机。

六十年代,确实是一个“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大时代,无数革命的运动,正在进行中;无数革命的种子,正在孕育中。无数青春洋溢的青年,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折戟沉沙,被捕入狱和死于非命,是他们的归宿。有的人英勇牺牲;有的人叛变退出;有的人沦为去革命化的恐怖分子,也有的人变成了资本主义的鹰犬。

新时空有了新中国新的存在,他们的命运,又会如何变化呢?

第301章华京社会主义国家联盟组织

西元1961年5月,走在华京的街头,迈达维和拉珠两人感慨万千。两人当年在中国学习的时候,都曾经来参观过这座中国的新首都,故地重游,华京虽然只是中国的小城市,可是繁华的程度,也是令人吃惊。

迈达维离开中国返回次大陆,已经是13年了,他是1948年离华的,而拉珠的时间更要早一年,是1947年,整整14年了。

离开的时候,两人只是两名普通的“干部”学员,回到次大陆家乡开展革命,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壮返回的。没想到,十几年后,他们能以比孟国两大国家领导人的身份,来与他们心目中伟大的革命领袖李思华等人共商大计,还能被主席接见。回首往事,简直如梦如幻!

两人都深知,比孟国之所以能够独立建成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中国的支持完全不可能,现在比孟国经过8年多的发展,已经是一个经济新兴的国家了,前不久次大陆西部拉贾斯坦的领导人曾经来访,对于比孟国的成就艳羡不已,但他们也只能羡慕,因为中国大力支持比孟国,是因为彼此共同的信仰,我们都是GC主义的革命者。

两人也感到压力很大,因为比孟国建国最早,所以到1961年底,除了一个比孟国中央的中国顾问团,在地方的中国干部,会全部退出比孟国,地方的管理,完全交给了比孟国自己的政府,这是很大的考验,能不能把中国同志建立起来的运行良好的体制,坚持下去,有效率地继续运转,考验着比孟共的领导能力。

不过想到比孟国近8年来的发展,两人都是感觉值得骄傲,他们自己也付出了大量心血。比孟国这个领土26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的国家,正在发展成为一个中型的经济良好、社会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

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农业,比哈尔和西孟加拉的土地都非常肥沃,盛产水稻、小麦、黄麻、甘蔗、玉米、豆类,可开垦耕地的面积比例极大,例如比哈尔现在用来生产粮食的耕地,就超过了4000万亩,加上西孟加拉的2000万亩,总耕地超过了6000万亩,去年粮食产量接近220亿斤,人均粮食产量突破了500斤,已经实现了粮食自给。

关键是中国援建的水利灌溉工程进展很快,未来26万平方公里领土中,预计将有57%的面积能够得到充分灌溉,可以开垦为耕地,那就是超不多2亿亩,如果达到中国现在的亩产水平——800斤亩,意味着比孟国的粮食产量上限,差不多是现在的6倍,这足以满足未来全国人口增长的生存需要,甚至可以用来发展一定规模的畜牧业。

根据现在的发展速度,两人都觉得农业发展的这个目标,再有十年时间肯定可以完成。

农业的其它几个方面,最重要的是甘蔗、黄麻和沿海渔业。在中国协助下,比哈尔建起了大糖厂,每年生产的白糖,不仅满足自己需要,还大量出口中国和次大陆的其它国家,就是国大党印度,还不是要捏着鼻子买?

黄麻则是提供西孟加拉为主的纺织业的需求,黄麻制品在中国也广受好评,首都加尔各答已经不仅是比孟国的大港口,更是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基地。而比孟国的西边,就是孟加拉湾,沿海渔业也因此蓬勃发展,在中国专家组的帮助下,正在形成孟加拉湾特产的八爪鱼、三文鱼、特色鲑鱼等的浅海养殖基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