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180章(第1页)

第180章(第1页)

深知原时空历史的她知道,赫鲁晓夫的这种努力,注定了是无缘之木,必然失败,美苏还是会在争霸的斗争中变得越来越激烈。所以她不在乎与苏联和美国的同时关系变冷。在这次的斗争后,中国的声音再沉寂下来,积淀内力,等待美苏斗争的激烈化。

第284章苏联“毛李主义派”的出生

1956年10月23日下午3点多,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雕像和波兰将军约瑟夫·贝姆的纪念碑前,匈牙利的大学生,以及各界人士越聚越多,人山人海,可能已经达到了20万人!

游行的人群中,“是匈牙利人就站到我们这边来”、“俄国佬滚出去”、“我们要纳吉”等口号,此起彼伏。

洛特尼克夫痛苦地看着这一切。他是一名20岁出头的青年大学生,主修政治学。他的父亲是苏联二战英雄,一位苏联中将。十年前他的父亲曾经是解放匈牙利苏军中的一名指挥官。正因为这份亲切感,他才来到匈牙利交换留学进修,没想到,仅仅是十年,匈牙利人已经从对苏军的热烈欢迎,转变成了对苏联的痛恨!

有人拍他的肩膀,他转过头,发现是在匈牙利认识的好友,中国人金武怠。金武怠的俄语很好,而由于对政治理论的共同爱好,两个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在匈牙利这个异国他乡,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洛特尼克夫向着金武怠叹息:“怎么会变成这样?苏联究竟做错了什么?匈牙利人不相信社会主义了吗?”

金武怠深沉地看了游行的人群一眼,说道:“没有信仰的人民就会这样,当利益不能满足的时候,他们并不会去管政治上的信仰谁正确,而是茫然地在追逐似乎更好的生活方式,并不认为那是镜花水月。”

洛特尼克夫又摇了摇头,金武怠接着说道:“走吧,我请你喝酒。你和我,都改变不了现在匈牙利人对苏联的反抗。”

洛特尼克夫颓丧地跟着金武怠,来到了他的住所,金武怠打开一瓶伏特加,两人就着一些零食,沉闷地喝起酒来。

金武怠说道:“直接的原因,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使得被作为斯大林信徒、被苏联推上台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实际上失去了合法性。而苏联此前对东欧的简单粗暴管理,导致了当地人民积蓄的不满,在这样的时刻爆发了出来。”

洛特尼克夫点点头,他认同金武怠的看法。到了匈牙利,他才知道东欧人对苏联现在有多不满,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原因,经济形势在恶化,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不断下降。

他感叹了一声:“任何的革命,如果挫折的时间长了,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多数的人们,总是会动摇的。能够保持对信仰的坚定的,总归只有少数的革命者。”

金武怠冷静地说道:“东欧就在生活水平很高的西欧和中欧边上,群众会对双边的生活水平进行对比,由于他们比较贫穷,自然就会蕴积不满。他们已经忘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前,他们与西边的生活水平的差距,同样巨大。想过好生活,却不知道这需要长期的奋斗。加上东欧政府在苏联政治动荡下的左支右绌,东欧的形势变得动荡,就不足为奇了。”

“实际上我认为,苏联将东欧当成一个缓冲区就正好,让东欧人自己调整和改革他们自己的体制,只要不是变成苏联的敌人就好。但现在苏联是把东欧完全当成了苏联的利益区,而又不能为东欧人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反而因为要让东欧人固守苏联体制,让东欧人的怨恨,都集中到了苏联的身上。长期来看,苏联因此而得不偿失。”

洛特尼克夫脑子有些混乱,他对金武怠的说法不置可否,他还要自己好好想一想。他转变了话题,问金武怠:“中国对于次大陆的那些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做的?”现在世界上很多人,都将次大陆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提并论,认为它们正好是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分别扶持起来的小国。

金武怠向他详细介绍了中国在次大陆的做法,但是认为苏联无法仿效。

中国在次大陆与苏联在东欧,最大的区别并不是次大陆的国家更加贫困。而是中国是从当地真正的底层人民出发,彻底重新塑造新国家的体系。

在前期中国帮助各国完全从底层人民中,塑造出来了他们自己国家的革命军,在建国成功后,又派遣了百万干部,正在协助他们建立具备自己国家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并且协助消灭了这些国家的剥削食利阶层和资产阶级。中国对次大陆革命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苏联在东欧能比的。

东欧原生的资本主义势力其实很强大,他们对当地人民的影响力,其实原来就超过东欧社会主义的政党,只不过苏联用军事力量逆袭,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而已。但是在建立之后,又不能肃清东欧资产阶级。社会各阶层的头面人物,绝大多数都还是这些过去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如果在苏联支持下,这些国家的经济一直发展顺利,那还好说,但其实又做不到,所以只要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停滞,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资产阶级的机会来了嘛。更讨厌的是,资本主义确实还在其黄金时代,西欧和中欧的资本主义国家们在美国支持下,发展顺利,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内外夹攻之下,这里的社会主义革命,已经陷入了困境。

金武怠提醒洛特尼克夫,苏联迄今为止的成功,可是从镇压白军开始,到契卡对付反革命,再到斯大林大清洗,不断地用鲜血献祭,才有苏联的今天。当然,镇压反革命并不是一切,经济不能成功,那革命胜利就是空中楼阁。

但无论如何,苏联做不到像当年契卡那样地清除东欧的资产阶级,那么有今天的结果就不足为奇了。

洛特尼克夫突然抬起头来,对金武怠说道:“你不是最近要回国吗?我想和你一起去一趟中国。”

金武怠吃了一惊:“你确定你不是在说酒话?是一时冲动?”在新时空这个年代,中苏的交流还算顺畅,即使与赫鲁晓夫关系冷淡之后。毕竟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常的贸易还算顺畅。所以洛特尼克夫真的想去中国,并不算困难,金武怠也能给他弄到签证,不过洛特尼克夫还需要搞定护照。

洛特尼克夫坚定地说道:“我不是在说酒话。我早就想去中国了,我想对比研究一下中苏两国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式。”

金武怠点点头,明天再说。

第二天,金武怠确定洛特尼克夫确实是要去中国后,两人商量,为洛特尼克夫弄个在中国交换学习一年的身份,各自搞定中国和苏联方面的手续。

11月25日,两人终于抵达天津港,洛特尼克夫开始了他“游学”的生涯,他可以自由地在中国各地旅行,金武怠还支持了他一笔旅费,在他去的每一个地方,金武怠都为他安排当地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接待。

于是,在洛特尼克夫的观察中,中国的城市和城区、中国乡寨和农场的新农村建设、中国的经济管理体系、中国的四流工程和流动民兵体系等等,逐渐熟悉了起来,有的内容对他非常震撼,有的让他暂时不以为然,有的他对比之下难以区分中苏的优劣,也有的他认为苏联的体制仍有优势。

通过金武怠,他甚至还跑到了比孟国和奥恰国这两个次大陆的社会主义国家,观察中国是如何帮助这两个国家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

他有的时候很沉默,有的时候很兴奋,有的时候话很多,不同的场景,让他的感触是不一样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