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未至,声先到,宴门外有人影匆匆而来,一身仆仆风尘盖住了面容。
这是众人几乎不曾见过的人、不曾听过的声音,宴如是却几分熟悉。
那是一个妇人,一身朴素粗衣,大约大隐隐于市太久了,身上虽有修道的痕迹,却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里冲散了。
不过修道者自有驻颜术,妇人的面貌与从前相比无什么不同,她单是站在那里,已有几个孤山的修士相视一愣,再是觑然,而后纷纷叫出了她的名字——
“周全!你是周全!”
——周全,三百年前孤山老人身边侍卫,周全!!
年轻后生对“周全”二字也许陌生,但一说孤山老人那侍卫,便是都反应过来了。
周全径直穿过人群,停步在宴如是与方妙诚之间。
她与宴如是目光交汇,稍稍点一点头,便从袖中递出一物。
“这是……她让我交给你的。”周全压下声音又刻意隐去了名姓,但宴如是心里分明是知晓那三字答案的。
宴如是于是怔怔伸出手来,似近乡情怯而不敢触碰,甫一接过又囫囵一眼,根本无法静心细看。
她的手中一封书信,一枚扳指。
宴门掌门素玉扳指——“我与师姐狭路相逢亦不为敌”——那一枚扳指。
第42章告天下人书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对这枚宴门掌门素玉扳指,宴如是一生印象深刻有三。
之一是少时,母亲催促她安寝,手掌抚摸在她发顶,小指佩戴这样一枚扳指,稍稍蹭在她耳尖,温热温柔,带着母亲的温度。那时起她发誓要成为如母亲一般为人为先、受人敬仰之人。
如今想来又茫然了:为谁为先?受谁敬仰?往日的所有念想在某一刻尽数崩塌了,宴如是忽然不知道这一切坚持都有什么意义。
印象深刻之二是流离失所后,一截血肉模糊的小指,一枚证明了身份的素玉扳指。
她被孤山迫害至此,如今却又与其共事。令人不齿。
之三,则是此刻。
“以此扳指为证,我与师姐狭路相逢亦不为敌”,彼时庸州,她如此向游扶桑承诺,尔后九州青龙与浮屠鬼相见,依旧杀得你死我活,她本意从不想害师姐,却因无能拖累了她;是以师姐问她,宴如是,当你因为背叛我而被血契折磨得痛不欲生时,有没有一丝后悔呢?
她不曾背叛她。正如师姐不曾信任她。
师姐从来不信她,却还是收下扳指,如今送回来……是为了什么?
宴如是接过扳指与书信,触到温良素玉的刹那恍若隔世。
而同一时刻,另一人推开议事殿门,她拄杖逆光而来,约可见是一位耄耋老人,气质却不浑浊,带来脉脉清秀的蓬莱风气。是椿木。
她与蓬莱几位妖修一同前来,左右是黑蛟子将军与一位桃花小妖,再往后几步,居然还随着御道圣手与书生!
人类总怀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思,可再怎么不待见妖修,见了椿木还是恭敬,有人俯首作揖。
众人视线焦点之处,椿木驻足在周全身前,“请将书信递与老身,”再目不斜视道,“书生。”
队列之中,御道书生顷刻往前一步,低眉应声:“学生在。”
“甲辰龙年,己巳壬申日,四月初一。”椿木掸开书信,“宴门如是亲启,《告天下人书》。”
“三百年前,壬戌之年,孤山老人于玄镜窥见‘孤山祸起一狐’,引以为戒,却不知天命已定,无力还转。次年孤山大娘子周蕴受人蛊惑,带回一只红狐,便是周二郎妻,方妙诚。祸起一狐言不虚,方妙诚残杀二郎,蛊惑周大娘子离山离心,刻意宠溺周二小姐致其性格乖张、为非作歹而不计后果,屡屡惹下祸端——更甚至,以计杀戮孤山老人,侍卫周全装疯卖傻逃过一劫,才以活命。”
“侍卫周全为避祸端,归隐百年,方妙诚穷追不舍,至而欲杀之;幸有旁人得救,周全服下归息丸,金蝉脱壳,大难未死。”
“此为方妙诚罪一。”
“孤山妖修为祸,牵连蓬山,癸卯之年,方妙诚袭击蓬山,杀生百余。”
“此为方妙诚罪二。”
椿木长老言辞凿凿,一是她千年修道的底气,而则是她身边御道书生那明辨妄言的能力:在她面前,妄言者自戕,虚言者断舌,那么椿木此言让人不得不信服。
椿木再道:“从前岁末辛丑,宴门孤山之祸以宴门败落为终,孤山昭告天下,宴门掌门窃取孤山至宝‘玄镜’,结下祸端,现言归于好,设宴于钱塘望海亭,广招天下修士,见河清海晏,立九州和平。”
“——此为孤山一家之言,亦是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