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风前絮 > 歧途志同道反(第2页)

歧途志同道反(第2页)

“我没那么闲。祝公子,今天带你来,是陛下的意思。敦睦亲王是陛下的兄长,陛下作为你的皇叔,有些话不便亲自对你说,今日我来告诉你。”

他转身道:“敦睦亲王并非百姓口中安邦定国的英雄,朝中这样传,是不希望兄弟阋墙之语流于市井,这才给了亲王一个体面。祝公子,你父亲联合察哈尔部,诱骗禁军谋逆,是宫内心照不宣的事实。京都战火,百姓民不聊生,其中种种,敦睦亲王也脱不了干系。”

祝长风转身,冷笑道:“这些事,是你亲眼所见吗?陶大人——”

“你认识我?”陶然问。

“当然,”祝长风道,“我想,我比你以为的要了解你许多。”

陶然点点头,把话题扯回来:“陛下留给亲王身后之名,又对你多有容待,个中种种,皆因你听信百姓所传,对父亲叛国之事全然不知,便也不多加以怪罪。祝公子,若你肯,从今往后便可安住宫中,袭亲王爵位,一生优容,不再流离。过去种种,陛下也不加怪罪,可好?”

祝长风不答,只逼近一步:“我再问你一遍,我父亲的事,个中种种,陶大人是亲自经手,亲眼所见吗?”

陶然看他,半晌道:“不是。”

“那就好,”他离开半步,背过身去把眼泪一抹,整理袖口道:“想必陶大人是无法理解我的心绪了,去找一个能理解的来,要么,就去找一个和这件事有关的人来。”

他转过身来:“比方说,现在暂代禁军统领的,严忍冬。”

陶然附手在背,沉吟一阵,上前道:“祝公子,陛下派我来,就需我妥善解决此事。严大人没有那么好说话,斯人已逝,你现在去问他讨不到半分好处。如果祝公子不能即刻冷静下来,就在宫中暂住几天,等想好了,我们再谈吧。”

他转身要走,长风止道:“陶大人。”

陶然停住脚步,祝长风上前问:“想必我在民间的言论你也知道,陶大人当真以为我有错吗?”

陶然转身,说道:“没有。”

“但是祝公子,没错的事情,不意味着有用。陶某虚长你几岁,知道善心未必得善果,还请祝公子行事万勿妥帖,勿要因少年心性而把你最在乎的百姓也牵扯进来,令自己后悔才是。”

“如何无用,”他问,“还请陶大人告知。”

他低头,半晌道:“我若说了,便是谋逆之言,还请祝公子勿要为难。”

“是吗,”他道,“我听说,陶大人志向清远,有做纯臣之心,不慕党争,不图名利,这样说来,性子里定是有几分刚直的,与我倒像是同路人。怎么,直抒胸臆也不敢吗?”

陶然道:“敦睦亲王已逝,祝公子寥寥一身,上有皇室血脉,下有百姓作保,自是可以任性的。陶某上有父母,心中有在乎之人,必不能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弯腰行礼:“祝公子所言所行,陶某代百姓谢过。”

祝长风不语,转身道:“不必客气。在下只是想提醒大人一句,手中执剑,心有所护,很多时候,首鼠两端并不能得以保全。先时季清阁丞相便颇有大人的处世之道,其中种种,还请大人思之,勿要像你说的,善心终不能致善果,平白辜负了最在意的人。”

一席话,似是意有所指,叫陶然皱眉生疑。他转身去看祝长风,见他身形颀长,眉眼如聚,青衫布鞋难掩一身贵气,姿态松弛间又见端仪,腰板挺正似习武之姿。

他回眸去打量他的指节,见略有薄茧,心中蓦然想起季府天光火灾那日,将静堂拦腰抱着送至自己身边的人。

“怎么,”长风感受到了,问:“陶大人有话要说?”

他狐疑一阵,不想多事生非,对身边宫吏道:“带祝公子去昭明殿,告诉严大人,由禁军加强看管!”

“是,”身后人应道。

祝长风附手在背,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一阵后,没有立时离开,而是默默蹲下来,把墓前的残砖一块块重新垒好,手指抚过父亲的名字,心道:“父亲,您再等等。总有一天,孩儿会有自己的天下。”

回到颐政殿时,严忍冬仍旧站在案前与祝钦云议事。

陶然进来行礼,祝钦云问道:“都处理好了?”

他道:“该说的话臣都说了,还请陛下允他一段时日,或许他能自己想清楚。”

祝钦云把奏折一甩,冷哼道:“京中的百姓在午门外闹到现在都不肯走,他竟敢当街说这等悖逆之言,把朕的江山视作玩物。果真是敦睦亲王的儿子,连叛逆之心都是一样的!”

严忍冬道:“可惜百姓见过这小子的脸,陛下,一时半刻还动不了他。”

祝钦云拿眼神去瞟陶然,见他阴沉个脸,似是有些不在状态。

严忍冬倒是不太在意,只道:“陛下,臣会加强宫中守卫,还请陛下下旨,命令神捕司铁卫连并巡防营加强京都护卫。今日那小子一言,不知会不会激起民团私自作乱,京中不能再战,关于这一点,臣十分忧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