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桃夭定终身-高冷帝君漫漫追妻录 > 收复(第1页)

收复(第1页)

夕阳的阴影下,有一个人缓缓从远处走来,那人蓬头垢面,灰白色的胡子微微晃动。诸儿下马,朝斜影走去。

"齐王。"

"纪君。"

"这纪国城池终于是你的了!如今就差你一刀结束我的性命。杀了我,一切便全如你所愿。"

"你是前来送死的?"诸儿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

"杀了我,结束战争,善待我的家人和臣民。"纪君干涩而衰老的声音里是藏不住的悲哀。

诸儿看不清纪君的脸,可是夕阳中他那微弓的影子,让诸儿突然有一丝伤悲。

"这是我齐国列祖列宗遗愿,我本与你无冤无仇。若你能归顺本王,本王也愿给你一条生路。"

"齐王已经招安我的兄弟纪季了,何须再用我收买人心?留着我在这里,你会后悔的。"纪君阴森地笑着说道。

诸儿沉默不语,留纪君在纪国,确如纪君自己所言,犹如埋下一颗不安定种子,可若杀了他,犹如羞辱纪国臣民,这对后面接管纪国有害无益。

他本不是嗜杀的人,这短短几年,郑国和鲁国皆有一个国君丧于他的手下,他不愿再去杀一个国君。

"纪君,你我皆是天子之臣,我不想赶尽杀绝。说服你的臣民,让他们安心归顺,我许你一个安乐晚年。"

纪君想笑,可那笑声卡在喉咙里,有种怪异的感觉。他低头,望了望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战死的士兵们,从其中一个尸体身上抽出一柄剑,朝自己脖子挥去。剑停在半空,却始终无法砍下去,剑颓然掉落在地。"让我体面离开,其余的我都答应。"

纪君投降后,纪国士兵便全部放弃抵抗。有几百名士兵愿誓死保卫君王,诸儿便不为难,让这些人全部随纪君去了。诸儿派出监视的人后来汇报,说纪君带领这些人离去后一直朝东走,走进沂蒙深山后再未出山。

留在纪国国度的齐国军队却无比繁忙,忙着打扫战场,忙着收缴战利品,忙着论功行赏,也忙着划分版图。

此时正是盛夏,战死的士兵若不尽快安葬,便极容易引起时疫。好在齐国大战经验丰富,处理这些不在话下。

战利品入城时搜刮了不少,诸儿也不太阻拦,他知道这样容易引起民愤,可是他此刻更要安抚齐国士兵。这些冒着生命危险攻城,又眼看着无数兄弟倒下的士兵,太需要一场释放和狂欢来遮掩战争的残酷。

诸儿已经明令禁止残杀百姓和欺凌妇女,那么只得留一点钱财的口子给他们。论功行赏,连城自然是排在第一位,若没有他带领的死士一般的先锋队,纪国的城墙绝对无法在那么短时间内攻下,不待回临淄,诸儿就当众封连城为副将军,并赐珠宝若干。

火攻的时候,诸儿四处找不到公孙无知的人影。此场战役,诸儿立无知为中军副将,就是想让他代表他的父亲夷仲年完成攻纪的未了心愿。

可除了刚开始的时候公孙无知在阵前指挥,后面诸儿几乎未见他的身影。诸儿又不由想起上次酅城之战,公孙无知从酅城私自潜回临淄,为换回战局自己只得亲临前线,最后还得在众大臣面前替他圆谎挽尊。

想到这里诸儿不由叹了口气,他作为帝王,在公孙无知身上究竟犯了多少次包庇纵容的错?每次他下狠心打算处置公孙无知时,当年父王给他的嘱咐和夷仲年多年来对他的点点滴滴恩情就会涌上心头,让他最后不了了之。

可若这样一再的纵容下去,难保一日不会出事。这场战役,火攻的法子还是当年夷仲年传给他的,无论如何,这次他下不了手。或许回到临淄,他该找公孙无知推心置腹地谈一谈。

这场战役,兵器、粮草、火攻、水攻的各种军需准备,全由公孙止和小白负责。公孙止自不用说,难得的是小白,做数万大军的后勤总管,他做得有条不紊。

往常战争,只有受重伤者才会唤军医前来医治,轻伤士兵只服用军中熬制的预防时疫的汤药,但却没有药给他们缓解刀伤的疼痛。

小白自己参加过几场战争,受过伤口的折磨,所以这次大战前夕,他先找宫里老太医先按照惯常的剑伤、刀伤和箭伤开了不同的方子,然后联系临淄城和他在各地训政时熟悉的种草药的大户,采购了大量的草药,再提前熬成膏状,盛在铜器里一起带到战场,并随着食物一起发放给各个军营。

这次战役本来较往常的许多场战役都要激烈,可是有了常备药物,再加上攻纪的强烈愿望,士兵们反而甚少抱怨。

诸儿听公孙止汇报后心中大大感慨,这个弟弟,论才干、论笼络人心、论平衡关系,太适合某个位子了。这些年过去了,小白从未有反心,反而做了太多实在的事,或许是时候敞开心扉重用这个弟弟了。

傍晚时分,诸儿唤小白到自己营帐来。果然是年轻,连日的大战因着最后的胜利,小白脸上反而映着一层喜悦而非疲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