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774章 内阁机制之五位宰相(第4页)

第774章 内阁机制之五位宰相(第4页)

广场上,压抑的啜泣声再也无法遏制,从不同角落隐隐传来,那是劫后余生者对那段地狱岁月的痛苦回响。

裴徽端坐于龙椅之上,冕旒微动,深邃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珠帘与广场上的人群,看到了铁马冰河、浴血奋战的景象。

这些文字他早已看过,但此刻经由王维那饱含血泪、极具感染力的声音念出,配合着广场上弥漫的肃杀与悲怆气氛,那尸山血海、城破家亡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重现,无比清晰。

他放在龙椅鎏金扶手(雕刻着狰狞的龙首)上的手,不自觉地微微用力,指节因用力而有些发白,青筋隐现。

这江山,是他与无数将士用血肉之躯,从废墟与绝望中一寸寸夺回来的!

“……幸赖昊天明鉴,眷顾苍生!降生英主!裴徽陛下,承天景命,应运而生!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然目睹苍生倒悬于水火,社稷危殆于累卵,遂顺天应人,奋起神武!提三尺剑,扫荡群凶!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拯黎庶于涂炭,复宗庙之威仪!……”

颂扬的部分开始了。

王维的语调转为激昂慷慨,如同战鼓擂响,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排山倒海般的力量感。

郭襄阳、郭千里等跟随裴徽出生入死的武将听着对主上功绩的赞颂,胸膛剧烈起伏,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忠诚与无上的自豪,仿佛那些浴血奋战的荣耀时光就在昨日。

李太白站在文官队伍中,神色异常复杂。

他欣赏裴徽扫平战乱、再造山河的雄才伟略,内心深处也感激这位新帝不拘一格,赏识他的才华,给了他一个位置。

但此刻,听着王维口中那近乎神化的颂词——“承天景命”、“应运而生”、“奋起神武”……看着那高踞于九重丹陛之上、面目模糊在十二旒白玉珠帘之后、周身散发着煌煌帝威的身影,一种强烈的、无法跨越的疏离感油然而生。

那个曾与他月下对酌、击节高歌、纵论古今兴废、甚至带着几分江湖豪气的“裴帅”,似乎真的被这身龙袍、这座金殿彻底吞噬了。

他下意识地微微侧过脸,垂下了那双曾傲视王侯、此刻却显得有些黯淡的星眸,避开了御座的方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

心中五味杂陈:是敬畏?是感激?还是对那份逝去的、纯粹知己之情的深深失落与怅惘?这金碧辉煌的朝堂,终究不是属于谪仙人的江湖。

“……今赖陛下神威,扫清寰宇,廓定八荒!天命所归,人心所向!谨告祭天地神只,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天授’!建元‘天授’,昭昭天命,授此神器,亦期授民以安邦定国之道,革故鼎新,与天下万民更始!……”

“天授”二字被王维念得格外铿锵有力,如同金石交击,象征着新王朝的正式开篇,也宣告着旧时代的彻底终结。

紧接着,诏书达到了最高潮,也是最锋芒毕露、杀伐之气四溢的部分:

,!

“……涤荡污秽,廓清寰宇!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新土!……”

“皆为新土!”这四字如同九天惊雷,挟带着无匹的威势在广场上空炸响!

王维的声音陡然变得如同金戈撞击,铁马奔腾,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征服意志!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宫阙,越过了千山万水,凌厉地刺向帝国的西南方向!

那个方向,剑南道节度使的位置还空悬着,杨国忠虽死,但其残余势力、逃亡的永王李璘(李玢)、以及拥兵自重的鲜于仲通等人的名字,如同阴影般在每一个知情者的心头闪过。

这已不是含蓄的暗示,而是赤裸裸的战争宣言!是新帝对尚未完全臣服之地的最后通牒!

郭襄阳、熊虎中等将领精神大振,呼吸瞬间粗重起来,眼中燃起熊熊战意,仿佛已经听到了战鼓的召唤。

严武、张巡等宿将则神色凝重,深知这四字背后意味着又将是一场场艰苦卓绝的征伐。

许多文官心头一紧,脸色微变,他们嗅到了浓烈的硝烟味,知道这来之不易的短暂和平,恐怕很快就要被新的战火打破。

“……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四海咸宁,万邦来朝!……”

王维的声音在最后一个“朝”字上拖长了音调,带着一种悠远的回响和不容置疑的展望,然后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余韵在空气中震荡。

他缓缓合上那份承载着血火与未来的卷轴,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后背的紫袍也隐隐被汗水浸透。

这耗费巨大心力、承载着千钧重担的宣读,即使对他这位才华横溢的文豪而言,也是一次精神与体力的巨大消耗。

广场上陷入了短暂的、绝对的寂静。仿佛那雷霆万钧的宣言仍在天地间回荡,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心神摇曳。

随即,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终于爆发——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