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774章 内阁机制之五位宰相(第5页)

第774章 内阁机制之五位宰相(第5页)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冲天而起!

声浪滚滚,如同惊涛拍岸,一浪高过一浪,汇聚成席卷天地的洪流,似乎要将承天门的琉璃瓦都震落下来!

士兵们激动地以刀枪顿地,发出整齐的金铁轰鸣;官员们深深躬下身去,表达着最崇高的敬意。

整个承天广场变成了沸腾的忠诚之海。

裴徽端坐于龙椅之上,身形纹丝不动,如同风暴中心的礁石。

王维那篇华美绝伦、气势磅礴又杀气腾腾的登基诏书,字字珠玑,响彻云霄。

然而,裴徽这位马上得天下的开国之君,听着那些繁复的典故、华丽的辞藻、精心雕琢的排比,内心却泛起一丝无奈的苦笑,暗自思忖:“这王摩诘,文章写得是真好,念得也带劲,声若洪钟,气势十足……可朕听起来,还是不如郭千里站在沙盘前,用他那粗嗓门汇报军情来得明白痛快。”

“那些‘口蜜腹剑’、‘蠹国殃民’、‘包藏祸心’……嗯,说的是谁朕倒是知道。可这‘承天景命’、‘秉忠贞之志’、‘授民以安邦定国之道’……听着是威风,可落到实处,终究是兵要练,粮要足,民要安,逆贼要剿!”

他深知,这锦绣文章是给天下人看的,是法统的象征,但他骨子里,更习惯的是军帐中的直白与效率。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丹陛之下那些熟悉的面孔,试图寻找一丝旧日的痕迹。

郭襄阳是裴徽最早跟着裴徽的心腹,这一位甚至曾经是漂亮娘亲的无敌舔狗,如今忠诚依旧炽热如火,但那眼神深处,已清晰地刻下了一道名为“君臣”的界限。

不再是并肩作战的兄弟,而是仰望天威的臣子。

王维、元载等人恭敬中带着谨慎,谨慎中透着疏离。

他们看到的是皇帝,不再是裴帅。

特别是李太白,那复杂难言的眼神和微微回避的姿态,更是将这份距离感放大到了极致。

那份曾经月下对饮的洒脱与不羁,已被朝服的庄重与御座的威严彻底阻隔。

一种深沉的、刺骨的孤独感,在这震耳欲聋、几乎要掀翻屋顶的狂热欢呼声中,反而更加尖锐地刺中了他。

帝王之路,注定孤寒。

他只能在心底默默希冀,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小仙、九娘……但愿你们,在这深宫之外,还能记得从前那个裴徽。”

这龙椅是天下至尊之位,亦是隔绝七情六欲的冰冷孤峰。

新朝的大幕,在这激昂与孤寂交织的复杂乐章中,已然拉开。

短暂的群臣朝贺声浪如潮水般退去,偌大的承天门广场上,只剩下旌旗猎猎和十万余众刻意压抑的呼吸声。

空气中弥漫着香烛、新漆、以及冬日阳光晒在冰冷金砖上的独特气味。

袁思艺,这位新帝登基后地位愈发显赫的大太监,此刻整了整紫袍玉带,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历史性的空气都吸入肺腑。

他趋步上前,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而恭敬,在距离御座九步之遥处停下,向着那高高在上的身影——天授皇帝裴徽,深深一躬,额头几乎要触到冰冷的金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他的姿态谦卑到了尘埃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御座之上,裴徽身着玄黑衮服,十二章纹在初升的朝阳下闪烁着威严的金光。

沉重的十二旒冕冠垂下的玉串,在他眼前形成一道若隐若现的珠帘,也巧妙地掩去了他眼底深处的一丝疲惫。

昨夜,为了敲定这份即将宣读的圣旨,他与心腹重臣们彻夜未眠,争论、妥协、最终达成共识的每一个瞬间,此刻都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他看到袁思艺的动作,只是几不可察地抬了下右手食指,指尖在空中划过一道极其短暂的弧线,没有任何言语。

这个细微的动作,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只在袁思艺心中激起涟漪。

这抬指一瞬,胜过千言万语。

袁思艺,果然是最懂朕心的人。

这满朝文武,十万军民,又有几人能懂这御座之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