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774章 内阁机制之五位宰相(第3页)

第774章 内阁机制之五位宰相(第3页)

这香气本应是祭献的虔诚,却隐隐勾起人心底对血腥的原始记忆。

紧接着,整块整块色泽深褐、油润光亮的顶级檀香木,被壮汉们合力投入火堆。

刹那间,一股浓郁得几乎化不开的沉静檀香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广场!

这神圣的香气带着一种奇异的净化力量,霸道地压制、甚至覆盖了之前的牺牲之味,强行将氛围拉回庄严神圣的轨道。

无数人贪婪地呼吸着,仿佛这香气真能洗涤灵魂的尘埃。

太常寺卿手捧古老的玉版祭文,立于祭坛一侧,开始高声吟诵。

那声音抑扬顿挫,带着一种奇特的、仿佛来自远古的韵律,穿透缭绕翻腾的青烟,回荡在天地之间:

“皇皇上天,照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各得其所,庶物群生……”

裴徽在礼官的引导下,一丝不苟地行着最隆重的三跪九叩大礼。

每一次跪拜,额头触及冰冷坚硬的金砖地面,那凉意都让他心头微微一凛,如同警钟敲响。

他并非虔诚的信徒,对虚无缥缈的神只并无多少敬畏。

但此刻,身处这宏大仪式的核心,感受着脚下大地传来的深沉脉动,仰望那被火焰映照、仿佛触手可及的浩瀚苍穹,一种对“天命”的敬畏,以及对自身所肩负的、亿万黎民生死的沉重责任感,无可避免地充盈了他的胸臆。

他闭上眼,在心中默念:“愿此青烟上达天听,佑我新朝,荡涤前朝污秽,再造朗朗乾坤,予万民以太平。”

缕缕青烟扶摇直上,在微明的天际汇聚、盘旋,仿佛一条条通向九霄云外的天梯,带着人间帝王的祈愿与承诺,直指渺渺苍穹。

广场上鸦雀无声,数十万军民屏息凝神。

只有火焰燃烧的噼啪声、牺牲油脂的爆裂声和太常寺卿那古老悠远的吟唱在天地间回荡。

无数道目光,充满了敬畏、期待,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与对未知未来的恐惧,都聚焦在那不断升腾的青烟之上,仿佛要从中窥见天意的征兆。

祭天礼毕,丹陛之上的气氛陡然一变!

那弥漫的神圣感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仿佛无形的刀剑已然出鞘。

兼任礼部尚书的王维,这位以诗画名动天下的文坛领袖,此刻身着崭新笔挺的紫色官袍,腰束金带,神情庄重得近乎冷峻,再无半分往日的飘逸洒脱。

,!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残留的檀香气息似乎给了他某种支撑的力量。

他从内侍总管袁思艺手中,无比郑重地接过那份象征着新朝法统、宣告天命所归的明黄卷轴。

卷轴用最上等的江南贡绢精制而成,触手温润柔滑,边缘以金线绣着五爪飞龙的暗纹,在阳光下流淌着内敛的华光。

然而,王维却感觉手中之物重逾千斤,承载着血火与未来的重量。

他展开卷轴,那明黄的绢帛在晨光下熠熠生辉。

他清了清嗓子,胸腔共鸣,洪亮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瞬间爆发,如同黄钟大吕,清晰地盖过广场上的一切杂音,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直击心灵:

“维天授元年,岁次乙未,正月甲子朔,越祭日丁卯,皇帝臣裴徽,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

诏书的开篇,是遵循古制的谦辞与格式,宣告新朝纪元。

但很快,王维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积蓄已久的雷霆骤然炸响,字字如刀,句句带血,直指前朝罪愆:

“……痛陈李隆基晚年昏聩,沉湎声色犬马,闭塞圣听!致使朝堂之上,奸佞当道!李林甫口蜜腹剑,蔽塞贤路,构陷忠良!杨国忠蠹国殃民,贪渎无度,败坏纲纪!地方藩镇,尾大不掉!安禄山、史思明之辈,豺狼成性,包藏祸心!……”

每一个被点到的名字,都像是一记裹挟着血泪的重锤,狠狠砸在广场上那些经历过开元天宝、安史之乱的老臣心头。

不少官员身体难以抑制地微微颤抖,或羞愧得深深低下头颅,几乎要将脸埋进胸膛;或想起当年惨状,面露切齿的愤慨与悲怆。

王维的声音饱含着国破家亡的悲愤,继续以如椽巨笔描绘那场浩劫的惨烈:

“……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十室九空!洛阳繁华,尽付焦土!长安帝阙,屡遭兵燹!宗庙蒙尘,神器几覆!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此皆前朝失道,君昏臣奸,构祸滔天,致令神州板荡,社稷倾颓之弥天大罪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