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越州宴这座临时堡垒依旧在沉重却有序地运转。
瘟疫的阴影并未完全褪去,每隔几天,总会有新的身影带着病容,在家人或邻居忧惧的目光中被搀扶进来,默默走进那一个个象征着生死未卜的隔间。
但比起最初的混乱与绝望,情况确实好了许多。
新发病者的症状似乎不再那么凶险,发病的间隔时间在拉长,新增的人数也日渐稀少。
一丝希望,如同冬日里顽强穿透云层的阳光,艰难地渗入这方封闭的天地。
林暖的身影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却比往日沉默了许多。
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沉淀着化不开的忧虑,焦点总是不由自主地投向三婶所在的那个隔间。
每日雷打不动,她都会端着一碗温热的汤水或粥食,隔着那扇沉重的木门,絮絮地跟里面的三婶说话。
话题有时候翻来覆去,无非是小阳、小堂两人的点滴琐事,甚至还和她商量起了两人的终身大事以及关于今年开春后扩建养殖场的计划。
林暖这会有些想开了,三叔三十七就没了,这个时代意外来的也许比明天快,有些事是该早些安排。
这是三叔生前最大的念想,如今也成了支撑三婶挺下去的支柱,都说“心脉受损,人靠一口气”,三婶的那口气,就全系在这两个孩子。
接下来几天,刘姑姑也发起了低烧,咳喘不止,只能无奈地也走进了一个隔间……
命运似乎总在绝望处透出一线生机,就在刘姑姑病倒的这一天,一个令人振奋的是卢江玉——在云海道长不厌其烦、反复诊脉确认后,终于被宣告痊愈了!
这无疑是这段时间来最好的消息!它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每一个疲惫不堪的人心中。
卢江玉推开隔间的门走出来时,脸色虽仍有些苍白,但眼神已恢复了往日的清亮和坚定。
他所在的隔间被仔仔细细地消毒了一遍,暂时空置着,卢江玉没有立刻离开这个困了他多日的地方,他默默地留下来,挽起袖子,帮着熬药、分发饭食、清理污物,哪里需要人手他就顶上去。
直到两天后,又一位康复者走出了隔间,他才重新踏入了更广阔的越州防疫战场。
这次脱险的人是三婶!
三婶真的挺过来了,三叔走后第八日,三婶被确认已然康复,但云海也说三婶以后可能很容易受寒,且咳嗽也会断断续续延续一段时间,需要注意保养。
三婶也没有离开越州宴,白天帮着林暖他们干活,晚上就抱着三叔的骨灰坛子入睡。
有人出去也有人进来。
就在卢江玉离开越州宴不久,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卢江玉的父亲,林暖的义父,越州城的承务郎卢光卢大人,竟也病倒了,被两名衙役小心翼翼地搀扶着送进来的。
在冷酷无情的瘟疫面前,没有官民之别,没有老幼之分。
卢光大人也没啥优待,被迅速而果断地送入了属于他的隔间,顶多林暖每天发着孝心给他多送点粥食。
日子就在这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拉锯中,沉重地向前碾过。
一封,便是两个多月的光阴。
越州宴的门扉紧闭,隔绝了外面的季节更替,也隔绝了生死悲欢。
这两个月里,强如云海道长也曾短暂地倒下,被病魔关进了隔间。
幸而他体格强健,仅仅三天便奇迹般地击退了病邪,重新披上道袍,继续救死扶伤。
泼辣能干的陈五嫂子也没能幸免,但她如同顽强的蒲草,挺过了难关。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幸运。总有一些生命,在病魔的反复折磨下,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在哀泣或孤独的沉寂中,永远地合上了双眼。
值得庆幸的是,九成的人,在云海道长和众人竭尽全力的救治、照顾以及自身顽强的求生意志下,病情慢慢稳定,身体逐渐康复,脸上重新有了血色。
小月儿在三叔去世后的第三天,终于从昏沉中苏醒,高烧退去,开始能正常地喝下米汤,小脸上也恢复了一点生气。
孩子的逐渐康复也照亮了大家伙的心,不过因为她父亲冯雷的发病,林暖只能忍着心疼,继续把小月儿搁在病房,告诉她:“等你爹爹好了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