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人曾经多次请陛下派他出使说服日本,陛下却没有答应!
如今他站出来反对,倒是合情合理!”
“朕就想不明白,朕准备了多年的战争,人教训了,他们还让大明将利益给吐出来……
合着朕牺牲那么多利益,只是为了一个面子?”
朱元璋犹自意难平,张异呵呵笑:
“因为,日本的利益,他们吃不到……”
儒家的统治地位,是建立在农耕文明之上。
所以对于海外扩张这种事,中央朝廷无法企及的地方,自然这些精英们也吃不到利益。
他们不可能背井离乡,去远方的日本当官。
其实不独是精英们,皇帝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这么想的。
只是张异给朱元璋指了一条路,这确实能让老朱吃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而这些利益,又和以士绅为主的精英阶层无关。
或者说,就算有一部分人能吃到利益,也是沿海那些地主。
也是因为如此,一旦大明出现稳定的海上贸易,就一定会产生新的利益阶级。
这些人的出现,一样会分薄现有的儒家的基本盘。
儒家的士子,计划垄断了华夏最聪明的那一批人,他们也许看不到未来百年后的变局。
却能感受到,来自皇帝吹起来的寒风。
“吃不到?”
老朱闻言一愣,张异解释道:
“就如同样是士绅,浙江沿海一带的士绅,与内陆的士绅,本身利益也不一样!
统治日本,意味着朝廷在早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的投入,等于变相从他们身上吸血!
可是,产生的收益,他们可预见的,也吃不到。
为什么要支持陛下的想法呢?”
任何人,任何集团行事,都要讲究利益。
朱元璋如此,张异如此,其他人自然也是如此。
“依托于农耕文明建立的道德观,也将在大航海时代开始无法适用!
朱老夫子创立的理学,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士大夫集团的权柄!
但在新时代面前,他们也该被扫入故纸堆了……”
张异的话,显得有些诛心,如果放在御书房之外,恐怕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不过朱家父子,早就习惯了他的惊世骇俗,而张异今天说的话,确实也贴合朱元璋的本意。
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也会改变社会利益的构成。
张异埋下去的种子,虽然还没茁壮成长,但好歹也生根发芽。
如果是以前,哪怕朱元璋再认可张异,或者再不满士大夫集团,他也不大可能去附和张异,因为他朱元璋,同样是这套体系的受益者。
但随着商税成为朝廷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朱的态度松动了一些。
而即将开启的大航海序幕,又给老朱找到了一条新的利益链条。
简而言之,在张异的努力下,朱元璋屁股下的椅子,已经逐渐和文官们坐不到一块。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难道你还想动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