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异也第一次在现实中感受到,两个利益集团思想的碰撞。
没错,当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朝廷的精英阶层,不可避免,会出现两种声音。
以后随着海外资源朝着大明汇聚,这种生产关系带来的改变,只会让许多人更加无所适从。
张异深吸一口气,他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如果换成别的皇帝,他还担心老朱沽名钓誉,可他是朱元璋,论不要皮脸,他估计比自己还厉害。
“所以,陛下没有同意?”
“那是自然!”
朱标想都不想,直接回答张异:
“他们不知道大航海背后的意义,可父皇如何不知?
可新旧两代观念的碰撞,使得如今的朝局,极为混乱!
本宫也有些忧心,父皇能不能压得住……”
这才是朱标为什么忍不住说出自己跟徐家丫头完婚,能缓和矛盾之类的话。
其实是因为他自己心里烦躁。
张异默然,细细思索。
他才明白在他流放北京的三年,朱元璋承受了什么样的压力?
士大夫集团从董仲舒开始,早就根深蒂固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流水的皇帝,铁打的读书人。
如果放在一人,一时。
皇权压制相权,皇帝杀戮官员的事情很多,可是,代表士大夫阶层的相权,一直没有没落过。
从报纸开始,朱元璋的手,伸入了这些人的不可触碰之地。
这也是为什么汪广洋这个和稀泥的老头,也坚定站出来反对自己的原因。
其实如果用政治来解释,可能会解释不清。
但以宗教来解释,一切都解释得通。
因为老朱在一步步将他们的信仰的根基,在挖断。
所谓断人财路,杀人父母。
皇帝和群臣之间紧张,也就不奇怪了。
也亏得朱元璋是开国之君,压得住这滔天的压力。
如果换成别人,哪怕是朱标在,恐怕这场改革,也只能徐徐图之。
又因为如此,张异也明白自己身上的危机。
这些人动不了朱元璋,难道还动不了自己?
“果然,很麻烦!”
张异轻笑,这场争斗已经到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地步,几乎没有退回来的可能。
既然如此,自己只能再进一步,披荆斩棘。
“皇上举办的这场国祭,百官反对的理由,大概也就是说陛下没有大国之君的风范,也不符合儒家的仁道,王道之行!
但贫道以为,这场国祭恰恰需要办下去!
不但要办,而且要利用这场祭祀,将所有人的人心都收拢起来!”
他本对于这场国祭并无太大的期待,也以为这只是朱元璋为了完成对他的承诺,走过的一个过场。
但现在看起来,这场国祭十分重要。
“走吧,午朝应该也差不多了,咱们去找父皇吃饭!”
朱标看了看时间,应该已经过了皇帝和百官商议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