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隐约想借这次机会,落实张异的国师的名分。
可,文官集团又如何肯轻易同意?
这越是朱标头疼之下,胡言乱语的原因之一。
“另外,关于这位日本国王的处置,咱们内部也有争吵……”
……
张异闻言一愣,关于天皇的处置,还有什么异议?
朱标没有卖关子,直接说出来龙去脉。
小日子在这两年不好过,当大明远征的时候,他们本来还觉得没有什么?
这些年,只有小日子的浪人朝着周围输出倭寇,谁见过华夏给日本输出过战争。
加上百年前的神风庇佑,小日子的国王一开始收到来自日本倭寇从海上传回来的消息,还十分不屑。
可大明的船坚炮利,很快给这些人上了一课。
大海上,日本那些小舢板,还有他们养的海盗,基本上是飞速溃败。
等到常遇春带着陆军登陆,那些人见到大明不过一万多的军队,又喊出要将这些人屠杀的口号。
只是,曾经的大名第一猛将,如今转型指挥的常遇春,很快交出他转型后的第一份答案。
他带着一万多的大明军队,开始了自己的虐菜之旅。
灭了南朝之后,北朝天皇才彻底慌了。
他们一边抵抗,一边派人求饶,只是常遇春早就领会老朱的心思,压根不给机会。
这些人没办法,只能通过海上的力量,前往大明求饶。
天皇递上国书,要称臣。
可是,他们遇上了老朱,这个压根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自然不会同意。
此时,关于东方战场,朝中就开始出现杂音。
以杨载为代表的一批人,说起日本和中原的关系,主张大明见好就收,接受日本的归降,重新回到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
而朝廷的天兵,自然要退出来。
老朱哪能接受这样的后果?还直接训斥了杨载。
只是,这种意见,其实在大明一直很有市场。
就算是如今日本国王被擒,百官也依然主张放他回去。
“放屁!”
张异少见的失态,忍不住破口大骂。
战争都进行到这份上了,哪有什么放他回去的道理。
比起朱元璋,朱标乃至大明所有人,他比任何人都痛恨小日子。
只有经历过华夏那百年屈辱,知道华夏因此承受多少苦难的人,才会体会到张异的心情。
大明的人体会不到,但张异依然认为老朱不应该放弃。
所谓的天朝上国的观念,该丢进垃圾桶了。
朝贡体系,不过是中土王朝因为无力管理更远方的国土,设置出来的一套备用体系。
如今大明的军舰都怼到别人家脸上了,还退出来?
那不是放屁吗?
当然,张异也明白文官集团那些人是怎么想的?
无非就是中土王朝的格局,王道之类的理念。
伴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这些源自于农耕文明的思想,开始跟不上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