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人?
昌含笑看着他们渴望的眼神。
原来他们并非一无所知。
其他昌国官员大怒,昌含笑反而冷静下来:“送他们去纪国,纪国会接收。”
看着庶民大喜过望,昌含笑忽然意识到,昌伯不是病死,不是身体不好,是心里知道,他那个愿望永远不可能达成。
所以他开始信命,接着匆匆撒手。
昌含笑也开始信命了。
十月二十,昌国国丧。
不管怎么修补,昌伯的身体始终残缺,这在任何文化里都不是好兆头。
昌含笑作为储君,完成一系列仪式,他提前给昌仲等人送信,问他们愿不愿意送国君下葬。
昌仲自然不敢,其他儿子同样不愿意来。
一代明君,竟然落到这种下场。
卢国国君写了封感天动地的祭文,不单像是给昌伯写的,同样像是给自己写的。
纪伯同样送来慰问。
周朝六百三十三年年末,天下哀恸。
可就在大家消化这件事的时候。
昌伯的谥号出了。
昌桓王。
谥号是桓,意为辟土服远。
这也没错。
问题是王。
天下岂有二王之理。
天下间,分明只有周天子才能称周王。
但昌含笑给昌伯的谥号尊为王,跟周天子平起平坐的王。
消息传出,天下震惊。
先不说昌国现在什么形式。
就说这个王字,是轻易可以讲的吗。
即使诸侯国打成这样,唯一的王也是周天子。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