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狠狠的咀嚼了好几下,用他那张血盆大嘴将嘴里的食物通通碾碎成渣渣后,便低下头混着面汤吃进肚子里。
不多时,棚屋里开始出现穿着袍子或是军装的人,同样是从对面的伙房里端着碗筷出来,走进这边的棚屋里。
应天城的风开始变了。
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这些为官多年的人不会轻易表态。
张二工见朱允熥起身,走出棚屋,终于是松了一口气,看了常继祖一眼后,小声说道:“观景湖周边后期会修建一批新式宅院,常公子若是有意,可现在预定,我们会为常公子预留最好的几处位置供挑选。”
上一回皇帝悄悄溜出应天,太子虽然没有杀人,但皇宫大内却也被整顿肃清了一番。
先是冲着朱允熥和张二工行礼,然后才会走到里面的桌子上开始吃饭。
“殿下,刚煮好的庐州府鸡汤米面,今早上林苑监送来了暖棚青菜,也一并下锅了。”
哪怕眼下主持国家的是皇帝认可的太子。
人心浮动。
常继祖又道:“虽然魏国公下令,讲武堂师生不得议论朝政。但是私下里,大家都在悄悄地讨论,你接下来会怎么做。有些人开始提议,只要太子爷表现出要废黜你的想法,他们就罢课,上奏朝廷。”
鸡汤煮面,配上几根青菜,就是人间美味。
科道言官们提过几次,希望皇帝的圣体情况能与朝堂官员知晓,最不济也要让内阁大臣们入宫面见皇帝陛下。
等着一套流程做完,常继祖才把双手在身上胡乱的擦着,看向朱允熥:“讲武堂里的人这两天都没心思上课了。”
他沉声道:“那就替我带句话吧。”
有些话他不愿意再说。
不多时,又有一些人从外面端着碗筷走了进来。
不经意间。
而在朝堂之上,则是人人沉默。
今天朱允熥一如既往的,早早的就到了西城工地上,站在其中一处入口后的棚屋门口。
新晋的太子少傅张二工,穿着一件厚实且沾满泥浆的袄子,手上端着两只冒烟的大海碗,就从不远处的伙房走了过来。
讲武堂虽然是学堂,但上上下下都是军人。
朱允熥则是已经起身。
原本安置在西城地界上的几座京军大营已经被挪到了城外。这些负责戍卫京师的兵马,如果真的让敌人打到应天城下,那么他们在城内还是外城,结果都一样。
明哲保身,才是要领!
只是朝堂上的变化也确实出现了。
说着话,张二工就将一只装满鸡汤米面的大海碗,放在了朱允熥身边的桌子上。
这样是很不好的。
“你至少要交个底,不然谁也不敢保证事情继续下去,会发生什么。
张二工从工部尚书的位子上下来,虽说现在是太子少傅,却没了实权。
若是一直这样,以后也别想再在朝堂上有什么大作为。
张二工也摇了摇头,低声念叨着:“看来只能继续去骗那些没脑子的夷人了,自家人都不懂西城将来的好……”
说完,他也不管常继祖的脸色,向外追赶朱允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