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盛曾经在给马润山做本批复当中,要求马润山把涛港当做齐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来建设。
马润山当时看到火车头三个字的时候,还不是很能够理解火车头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也不能问叶明盛,不过好在在他的多方打听下,他还是知道了这个火车头是什么意思。
火车是工部正在研发的一项重要交通工具,陛下还非常看重这个,对此多次进行视察了解火车的研发进展,而火车这个交通工具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靠火车头来带动的。
所以知道这些之后,马润山也是明白了叶明盛的意思是什么。
为此他这位齐鲁布政使也是积极贯彻叶明盛的指导意见,围绕涛港修建了很多的道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历城到涛港的道路,这条道路长约六百七十里,马润山组织了将近五万名劳动力,修建了足足两年时间才是大功告
成。
所以马润山也是计划,当叶明盛去涛港视察的时候,他就请叶明盛坐在马车上感受一下这条道路。
除此之外马润山因为还计划将涛港建设为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节点,所以他还准备建设大量的商业仓库用以储存商品。
第二个方面,那就是齐鲁的造船业!
自从叶明盛主Z以来,一直是特别强调海洋的重要性,他多次强调虽然历史上的中原王朝都是大陆国家,对海洋缺乏足够的重视,但是现在时代已经改变了,未来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是控制了世界!
基于这样的想法,叶明盛一边大力发展水师,另一边非常鼓励海外贸易。
中原王朝历来讲究,上行下效投其所好!
几乎每个G员,为了能够得到上司的赏识,都会去揣摩上司的心意!
所以当叶明盛不用你揣摩,自己就把自己的ZC倾向性展露出来的时候,那对于这些大大小小的G员来说你要做的就是投其所好,根据叶明盛指明的方向,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前进。
基于这样一个原理,齐鲁又是一个沿海的地区,所以发展海外贸易就成了马润山这个布政使工作的重中之重。
马润山一开始的想法,就是扶持齐鲁本土的这些商号,让他们也尽可能的参与到海外贸易当中,但是经过一番调研后,马润山发现目前大乾的海外贸易,基本上全都被江南的那些商号垄断,他们这一行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
熟的销售渠道,占据了市场至少八成的份额。
最重要的是这些江南商号彼此之间虽然内斗不断,但是在对外上还是比较抱团的,而这也就意味着,马润山如果想要扶持齐鲁的这些商号参与到海外贸易当中,势必会江南的这些商号发生竞争………………………
对于竞争马润山还是持一个谨慎的态度,毕竟齐鲁虽然有人力优势,但是从商业经验销售渠道以及资金上,齐鲁方面都没有优势,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和江南的这些商业号进行竞争,那么势必会影响江南这些商号利润,
进而影响上缴的税费,而江淮巡抚慕容玉良一心想要在江淮地区做出一番漂亮的成绩,以此来作为自己竞争内阁阁老的ZZ资本。
慕容玉良虽然位高权重,但是马润山并不怕他,毕竟他师弟古三思可是吏部尚书,有师弟在背后撑腰马润山也是很有底气的,但马润山的有一个命门受到慕容玉良的影响。
这倒不是说马润山有什么把柄被慕容玉良所拿捏,而是说慕容玉良作为江淮巡抚对江淮地区的所有商号的商业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个地区想要发展那就离不开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银子,一个因素是人!
有银子没人发展不起来,有人没银子同样发展不起来,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叶明盛主Z以来,一直都是将发展经济放在了非常高的地位上,所以各地的G员们都是在研究怎么发展经济。
而像齐鲁这样地区人是不缺的,缺的只是银子,在朝廷没有办法给出足够支持的情况下,马润山作为齐鲁布政使,只能是自己想办法搞银子搞投资
所以从哪里搞银子搞投资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齐鲁隔壁富裕的江淮地区,这些年这些江淮商人每年给齐鲁地区投资的金额都超过十万两银子,是齐鲁地区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带动了上万人乃至十几万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