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庶子科举日常 > 第134章(第1页)

第134章(第1页)

宋知意考篮里掏出两个羊肉包子,放在烤炉上热了,咬上两三口便下肚。说实话,这包子味道并不好,放了一天后包子的表皮本就有些干了,再在火炉上这么一烤,就更硬了。不过他本就是来考试的,这些口腹之欲,忍忍也就过去了。

接着便是四道五经题了。宋知意将这四道题通读完后,发现除了风寒

==============

宋知意旁边的号房突然传来重重一声巨响,好像是写字的桌板榻了。那个号房的考生似乎是有些慌张,手忙脚乱地把桌板放稳后又开始连连咳嗽起来。这一阵响动引来了巡考官。宋知意听巡考官问他隔壁的这个考生有没有事,那考生用有些沙哑的嗓音答他无事。这声音听起来是已经患上严重的风寒了,但这名考生并没有要放弃的意思。想来也是正常,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今朝考场一搏,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又需得再等几年。

第四日清晨,第二场考试开始了。隔壁号房的考生似乎咳嗽地愈发频繁了,其他号房处也能听到隐隐有咳嗽声传来,看来昨夜的北风把不少人都吹病了。

宋知意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自己不要生病,能全身心专注于当下的考试。第二场的考题很快就来了,分别是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选答一道,总共是七道题。题目数量与上一场差不多,但内容则更为简单一些。

论可被理解为后世的议论文,题目同首场一样出自四书五经,但写作的格式要求并不要求按照八股文来写,自由发挥即可。当然格式不做规定,但内容还是很重要的。

这一题对写八股文都手到擒来的举子们并不难,所以宋知意较快地写完了这一题的草稿。

接下来的是判语五条,宋知意在南疆这一趟,每日除了在农田里帮助农民种田,更多时候还是跟在黄筠身边看着他判案。日积月累,耳濡目染,宋知意对判案也有了许多心得体会感悟,与上回参加秋闱时已经是大有不同了。所以这次他对自己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其实写判词并不要求考生真的能像判官一样能明察秋毫,只要求考生能够记诵《大周律》的各项律条与对应的判语范文便足够应对考试了,其文学性是大于法理性的。[1]宋知意对自己的文笔是自信的,毕竟能够写出《临文》两本的李桢对他这方面都一向是夸赞的,律条他也熟记清楚,但上回考试他还是与解元失之交臂。

直到宋知意听从伍成的建议去往南疆历事后,看黄筠判案时发现他自己写的判词虽是严合律条,但是还缺一些情理道德上的温和。这也是他看完黄筠处理兄弟田产案后才悟出来的道理,那次案件结束后,宋知意睡前回想,若是自己遇到这桩案子,大概会严格按照律条来判,做不到像黄筠那般温和化解,这也正是他的欠缺之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