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庶子科举日常 > 第133章(第1页)

第133章(第1页)

“你不懂,”江守徽目光灼灼地看向他,道:“我问你,你可知我意?”

不知是不是喝了酒的缘故,江守徽的声音和平时不太一样,宋知意听来,只觉得那一字一句如同宋知连连点头道:“我知,我知,你想看灯,我这就去吧窗户打开。”

“你不知。”江守徽只撇下这三个字,松开了宋知意的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闷闷坐下了,似乎有些失落的样子。而宋知意看着自己方才被握住的那只手,刚才的余热还留在上面。他深吸了几口气,试图让自己恢复平常的样子。

可他的目光还是忍不住向江守徽看去,江守徽静静的依靠在椅子上,双目紧闭,像是睡着了。他瓷白的面庞在昏黄的烛火中犹如无暇的珍珠一般,因着醉酒,他几绺碎发捶在了他雪白的脖颈见。

宋知意盯了半晌,突然拍了自己一巴掌。他觉着自己可能是病了,又或是这屋内的炉子烧得太旺,因为他明明没喝酒,却头脑晕晕,想了些许多不该想的事情。

宋知意冷静下来后,便起身将江守徽背在了背上,送江守徽回了他租赁的小院中。

……

上元节过完后,官员的假期结束,国子监也开始上课了。在春闱之前,宋知意和江守徽见的寥寥数面中,二人都很是默契地没有提到这夜的事。

会试同乡试一样,也是分三场九日举行,分别是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这三日。考试内容也与乡试大同小异,会试

==============

最先来的是三道四书题,其一为:君子不器,成己达人。其二为:絜矩之道。其三为: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这三道题在四书中均有出处,并不难,但每题限三百字,要在这短短几百字内得到考官青睐,就需得在文风和思想上面下功夫。在时文方面,考官会从大致五个方面来评判考生的文章,一是理趣,二是气格,三是词采,四是风度,五是音律。正所谓理趣欲其精深明旨,气格欲其官样昌大,考官喜欢的是淳朴典雅,浮华少,格局大的文章。[1]

的写作。

第二题“絜矩之道”,这一词出自《大学》,即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所谓平天下在治国者,上老老而民与孝;上长长而民与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大学》中絜矩之道的提出在平治天下方面具有着重要意义。[3]而朱子在批絜矩一词时,多将它当做为“均平”的别称。[4]能联想到此,答这道题便也简单了。

宋知意斟酌词句后,提笔写下:天之制器度之以矩,君子处物度之以心。[5]君子在待人接物时,内心都要有一把衡量的尺度,不偏不倚,践行均平之道。这样破题,不仅文辞对仗,还能合精深明旨之标准。

第三题“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出自《孟子》。[6]在原文中,孟子是听到了一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样的儿歌,故而发出感慨“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第三题的题目就是截取自这一段。大意是所谓水清可以洗帽缨,而水浊可以洗脚,孟子听了,认为国家一定先是有自己招来攻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攻伐它。这题与前两题相较更为简单,宋知意很快就想出了破题之法。

写完这三道题的草稿后已是午时了,饶是正午时分,贡院里还是寒风瑟瑟。阳光看着是晴好,可洒下来的那么一点温暖都被这穿堂的北风尽数刮走。这小小号房也不是封闭的,更是让考生叫苦不迭。宋知意也不例外,他放下笔时,已觉得双手僵硬不可屈伸,在小烤炉子上方放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可他也不敢多休息,毕竟现在虽是开春了,但每日白昼的时间到底到底也比不得夏日那么长,可答题的时间也有限。夜里虽然可以点烛火书写,但宋知意听江守徽说夜里头风更大,烛火明明灭灭看不清,有时甚至会熄灭,反倒是容易写出错处来。倒不如早点歇息,养足精神,第二日天一亮再开始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