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哥笑了笑:“当然,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桌面芯片,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它的性能完全不输主流处理器。”
他打开一个AI图像识别软件,上传了一张图片,系统瞬间识别出其中的物体和场景。
“这颗NPU在图像识别上的效率非常高,甚至比同期的IntelCPU快上十倍。”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实,麒麟9X的潜力远不止于此。如果当时有合适的系统和生态支持,它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台轻量级的移动工作站。”
弹幕刷起:
【锤哥你是说麒麟9X本来可以做笔记本处理器?】
【国产芯片牛逼!】
【华为加油!】
锤哥点头:“没错。麒麟9X的设计初衷,就是一颗多用途芯片。它不仅可以用在手机上,也可以用在平板、笔记本,甚至是智能穿戴设备上。”
“只不过,当时的系统生态还没准备好。Windows不支持ARM架构,安卓的桌面化也才刚刚起步,麒麟9X的多用途能力没有被完全释放出来。”
“但现在不同了,随着ARM生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笔记本开始采用ARM芯片,比如苹果的M系列,微软的SurfaceProX。”
“如果我们当年坚持走下去,或许现在我们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麒麟M’系列芯片。”
弹幕刷起:
【锤哥说得对!】
【国产芯未来可期!】
【麒麟M,安排上!】
锤哥笑了笑:“虽然麒麟9X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它所代表的技术路线,依然是未来芯片发展的重要方向。”
“高性能、低功耗、AI加速、多用途……这些都是未来芯片必须具备的素质。”
“而麒麟9X,早在十年前就做到了。”
他关掉测试程序,轻轻合上笔记本。
“好了,今天的测试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直播间缓缓关闭,画面归于黑暗。
而那颗麒麟9X,依旧静静地躺在测试板上,仿佛在等待着下一个属于它的时代。
……
几个月后,锤哥受邀参加了一场关于国产芯片发展的研讨会。
会上,他作为民间拆解专家,分享了自己对麒麟9X的理解。
“麒麟9X是一颗被低估的芯片。”他在演讲中说道,“它不仅仅是一颗手机芯片,它更像是一次技术的预演,一次对未来的试探。”
“它的出现,证明了国产芯片有能力站在世界前沿,也证明了我们在芯片架构、制程、封装、AI加速等多个领域,已经具备了独立研发的能力。”
“虽然它最终没有大规模商用,但它所积累的技术经验,为后续的麒麟9000系列打下了坚实基础。”
会议结束后,一位来自芯片设计公司的工程师走上前来,与锤哥交流。
“锤哥,我看过你的拆解视频,真的很佩服你对芯片的理解。”
锤哥笑了笑:“谢谢,我只是个爱好者,你们才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那位工程师认真地说:“不,你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麒麟9X的价值。我们公司正在做一颗新的AI芯片,架构上借鉴了不少麒麟9X的设计理念。”
锤哥一愣:“真的?”
工程师点头:“是的。麒麟9X的达芬奇架构、SmartPower电源管理、CoWoS封装……这些都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我们希望打造出一颗真正意义上的‘未来芯片’,而麒麟9X,就是我们的起点。”
锤哥听后,心中一阵激动。
他仿佛又看到了那颗静静躺在显微镜下的麒麟9X,正散发出微弱却坚定的光芒。
那不是芯片的光芒,而是梦想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