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躲肯定是躲不过去了。
张忠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剧烈的心跳,手指有些僵硬地按下了门锁解除键。
门被猛地推开,四名身着统一黑色西装、身材健硕、表情冷硬的男子鱼贯而入。
为首一。。。
锤哥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转头看向助手小林:“今天这场直播,应该有不少人看吧?”
小林一边整理设备,一边点头:“在线峰值超过两百万,弹幕数量破百万,评论区都快炸了。”
锤哥笑了笑,站起身来活动了下手脚,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满足:“这颗麒麟9X,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但能让人重新认识它,也算没白拆。”
小林一边收拾显微镜,一边好奇地问:“锤哥,你刚才说麒麟9X只生产了不到十万颗,那现在市面上还有多少台MateSX?”
锤哥沉吟了一下,说道:“官方数据是三万台,但实际可能更少。因为麒麟9X的良率低,导致主板装配的合格率也不高。而且,那会儿MateSX被当作高端旗舰试水,只在小范围内销售,没怎么宣传。”
小林点头:“难怪现在二手市场一台成色好的MateSX都能卖到上万块。”
锤哥笑了笑:“物以稀为贵嘛。不过,这台手机真正珍贵的,不是它的价格,而是它背后的技术意义。”
他拿起那颗已经拆下来的麒麟9X芯片,在灯光下仔细端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芯片刚刚诞生的年代。
“2013年,海思开始研发麒麟9X,当时整个团队都顶着巨大的压力。5nm工艺在那个时候还只是实验室里的概念,而他们却要把它变成现实。”
“那时候,台积电还在攻克7nm的量产问题,而海思却已经要求他们提前布局5nm。很多人说他们疯了,可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2014年,麒麟9X的设计完成,但制造却成了最大的难题。5nm的光刻工艺、极低的良率、复杂的封装技术……每一步都像是在走钢丝。”
“可最终,他们成功了。麒麟9X不仅流片成功,还实现了小批量量产。虽然数量不多,但它证明了一件事??中国也能做出世界顶级的芯片。”
小林听得入神,轻声问道:“那为什么后来麒麟系列没有继续沿用9X的路线呢?”
锤哥叹了口气:“因为代价太大。5nm工艺的推进速度远低于预期,台积电直到2020年才真正实现5nm的稳定量产。而麒麟9X的出现,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短暂却耀眼。”
“而且,当时整个行业还没有准备好迎接这样一颗‘未来芯片’。5G网络还没普及,AI应用也处于早期阶段,麒麟9X的很多性能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
“再加上国际环境的变化,芯片供应链受到限制,后续的研发也就被迫放缓。”
小林点点头:“原来如此……”
锤哥放下芯片,语气坚定:“不过,我相信未来还会有麒麟9X这样的产品出现。而且,它们不会再像这颗芯片一样,生不逢时。”
他转头看向窗外,夜色已深,城市灯火通明。
“科技的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需要积累,更需要有人愿意坚持。”
……
几天后,锤哥的直播间再次开启。
这一次,他手中拿着一台老款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麒麟9X的测试数据。
“各位老铁,今天咱们来点不一样的。”
他将笔记本连接到外接显示器,屏幕上跳出一串性能测试结果。
“前几天有观众问,麒麟9X能不能用在笔记本上。今天,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他打开任务管理器,CPU、GPU、NPU的实时性能曲线跃然屏上。
“这台测试机是我自己改装的,把麒麟9X通过转接板接入主板,搭配了16GBLPDDR5内存和512GBNVMe固态硬盘。”
“虽然不是原生支持,但至少能跑起来。”
他运行了一款主流的办公软件,打开网页、处理文档、播放高清视频,一切流畅。
“从测试结果来看,麒麟9X在日常办公和轻度创作方面完全够用,甚至在图像处理和AI识别方面还有不小的优势。”
弹幕开始刷起:
【卧槽,这芯片居然能当电脑用?】
【锤哥你这是改装电脑?】
【麒麟9X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