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让志龙去拉一些石灰。你看还要什么?”
“镇上现在可以打电报吗?”
“可以。”
“是这样的,今天我去看了房子。不知道咱们这边冬天最低气温是怎样?房子需不需要做一个保暖?”
“哎呀,咱们这边儿冬天可冷了。鼻子流出去都能冻成冰棍儿呢。”
“我刚压好的粉条儿挂在外边儿就能冻得硬邦邦。”
沈桂芳插话道。
她这么说,阮小玉听着都觉得冻得慌。
“那为了省柴火钱,咱们还得做一下保温。”
“其他地方做大棚,咱们有房子做主题,就不用花那钱了,买一些薄膜就可以。”
“让志东从市里捎回来。”
“就是这钱有没有办法让他拿到?”
现在不高科技,做什么都不方便。阮小玉总是有一种挫败感,觉得做什么都拖了后腿。
“这个也好办,钱可以回过去,我做一个加急就可以了,差不多三四天就能到。”
“这几天您看还需要什么?我们准备着也不耽误事儿。”
阮小玉点头,“行,那我们明天就齐头并进,通电不能耽误,您忙那边就好,这边我来看,需要人的时候,把阎志豪划拉过来就行,他干活儿利索,一个人顶几个。”
“行,就这么办了。”
“那拖拉机使不上,驴车就征用了。”阮小玉调皮的眨了眨眼睛。
村长笑道:“这发家致富的路上怎么能少得了大牲口,它也得出一份儿力。”
“叔,我昨天又想了
想,既然咱们找老师指导,现在弄的摊也不小,我们要不再搞大一点儿?”
村长挑眉,额头的皱纹也因此挤的更深了。
“是这样的,既然我们村儿有指标任务,那肯定有扶贫的钱,我想着扶贫的钱利息也不高,我想再贷两千,我们多搞点,多加两个品种。”
沈桂芳听到这巨款,都忘了把瓢里的水加进锅里。
这孩子太吓人了。
“小玉,你这贷的钱是不是太多了?你和志豪商量过了吗?”
村长不说话,也看着她。
阮小玉说道:“还没说,但我想他不会阻止的。我是这么打算的,等一下回去就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