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抱着布料去村长家。
比起做衣服,她觉得眼下房子是最重要的。便让沈桂芳先和她去看房子。
沈桂芳也知道这次的事情比较重要,便放下手中的活儿,带着阮小玉去看房子。
老房子离阮小玉家可近了,刚好方便照料。
老房子还有土院墙,屋子也没那么破败。应该说比阮小玉现在住的老屋子还新,把窗户糊住,为了保暖,把房顶再加一些茅草就齐活了。
这里炕也有,冬天的时候烧点儿火也挺不错的,还有煤炉的烟囱口,要是有煤炉,那提高屋内的温度就更好了吗。
阮小玉很满意,这样就省下了盖温棚买砖头的钱了,至于房顶的保暖他还要考虑一下,看要不要买薄膜?窗户上也需要薄膜封一下?
“婶子,这两屋可以打通吗?”
老房子的结构都差不多。村长家老屋子堂屋是卧房是分开的,要是打通,空间就大了,这样才能养更多的蘑菇。
要是能把这盘炕也挖了,那就更好了。
“可以,中间的拆了没问题,两边儿的柱子是承重的,别动就行。”
“那这屋子以后你们还住吗?”
“老破屋了,谁还回来住呀?以前还想着要是老三结了婚,我们给他盖不起新房,就让他们住在现在的房子里。我们搬回来住。”
“我现在呀,老三是个有出息的,不用我们操这些心,要是以后他在厂里工作了,单位分房那再好不过了,要是不分房我们就
想办法给他凑钱买一套房子。”
“闺女也一样。走出这里。他们断没有回来的道理,需要支持我们给点儿钱。”
“所以这房子房子也糟蹋了。当初你奶奶没住处的时候,我们还想着把这个房子让她住了。”
沈桂芳叹口气,“可你奶奶是个要强的,她回自己老屋子了。”
“老地方其实挺不错的。村口挺好的,这里地方宽,路也平,以后做啥都不逼仄。”
“那倒也是,当初我还挺舍不得这个房子的,但是把这里拆了重新盖,还不如另找块地来的好,组委会也盖到后边儿去了,你叔也为了方便,所以就把这丢了。”
两人看完房重新回去。
村长还没回来,阮小玉就开始做衣服。
“小雨,没想到你还会这手工呢。”
沈桂芳见阮小玉手艺熟练,麻溜的很,赞叹一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只要有机会,就尽本事去学。”
其实她是被闺蜜拉去当工具人才学的,闺蜜学的是衣服设计,她作业来不及做,就会拉他去帮忙,一开始是裁剪,后来就让她练手。
闺蜜喜欢老式缝纫机,觉得比电机更方便操作,所以她才会踩老式缝纫机。
阮小玉做好衣服,天色已经黑了。
村长这个时候也回来了。
他把身上的土抖了,洗了一把脸,拿出他的烟袋坐上炕。
炕上放了炕桌,点了煤油灯,没煤油灯不太亮,他把灯芯挑了挑。
“见过镇上那些亮的灯,现在开
着没有灯,怎么看都觉得黑漆漆的。”
“你是有了盼头才这样,以前可不该说这样的话。”
“一切不是我不说,是条件不允许。作为一个村儿的带头人,我得顺应政策,说出的话就要负责,有些话说出来是好事儿,而有些话说出来就是挑事儿。就是想说也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