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好像见过,是村里的老人吧,啊,我记起来了,那个老奶奶有一天在院子里晒太阳,见了我还说我的脸圆,有福气。”
苏茶又问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是病了么?”
“也许吧,阿娘说这是老病。”芭拉回道。
“老病?”苏茶喃喃自语。
“阿娘说,人老了就会得老病。一开始是干不动活了,后来手脚也不灵光了,再后来干脆走不动路了,人也就得老病了。得了老病,就会老掉。”芭拉很坦然地说道。
她看到,这些老人看起来都十分苍老,然而背着他们的年青人却不全然是中年人的模样,当中有些人看起来也只不过比索塔年纪大一些。
也就是说,这些老人大概和老农一个年纪。
老农尚且老而弥坚,而他们却快要死了,甚至连自己走路都不能了。
起初苏茶以为他们是病了,后来仔细观察后才发现,真如芭拉所说,他们是老了。
他们在年轻时遭遇的伤痛暗病,在年纪大了之后一下爆发出来。
平日里吃得不好,总是觉得能熬一熬,再熬一熬,可结果就是营养不足,年轻时还能强撑,忽有一夜病来如山倒,整个人萎靡下去便再也支棱不起来了。
时至今日,已经药石无医了。
因为他们内里的器官都老化衰竭了,活着也只是还未真正死去而已。
他们把老人们放到地上,任由他们坐在一起看场上热闹的画面,也能和许久不见的老伙计聊聊天。
他们偶尔也会看向苏茶,也不说话,只是朝她做一个他们这边特有的礼节姿势,向她表达敬意。
这就是他们老一辈对待巫医的态度,不接近也不远离,如同死亡一样,只是生命的必经历程。
望着他们坦然的样子,苏茶突然觉得。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死亡并不是一个突然来到的事情,它是慢慢来的,慢到他们已经接受了这个事情,在生命还未消散的时候,甚至有巫医来填补最后的归宿,那也就别无所求了。
这份坦然苏茶竟然不知如何评价。
表面上看他们封建传统,笃信魂灵有既定的归宿,并为此惶惶然。
但此刻的他们又是那么平静地接受死亡在他们身上萦绕流淌,全然没有歇斯底里的意味。
忽然,苏茶懂了。
因为他们是农民,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忍耐进而麻木掉了自己的身体乃至魂灵,使他们能够接受如此无望的生活。
苦啊,累啊。
会不会,直到死时抚摸自己的躯体,疑问这是谁的身体?注1
作者有话说:
抱歉发错章节了,已更换
文末化用了冯至的诗《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当中的片段“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