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许国官运亨通,他在会试和殿试中名列二甲,但幸运选入翰林院出任庶吉士,之后就是翰林院检讨,和张居正、魏广德官途类似。
历任翰林检讨、国子祭酒、太常卿、太子詹事、礼部侍郎、吏部侍郎,也是把入阁前的流程都完整的走了一遍,如果说其中没有人提点,是绝对不至于如此。
魏广德是误打误撞,主要还是得到两代皇帝的可以回护才能走完这个过程。
而其他人呢?
张居正是有徐阶提携,一手把他捧入内阁。
魏广德此时已经嗅到张居正的味道,猜测许国背后怕是张居正在操作。
“你说张四维张阁老前两日就去了许侍郎府上?”
魏广德随意的问道。
“是,就是老爷回京前一日去的,呆到快三更才离开。”
张吉答道。
这些,他那里都有小本本记录着。
名义上看,似乎,许国是张四维的人,不过魏广德却依旧有点怀疑是张居正的手笔。
别的不说,张四维怎么上来的,其实是张居正和高拱都在争取杨博一系山西官员支持才上位,而且张四维最先还是被高拱捡拔,在张居正心里,未必就真的把他当做接班人。
倒是这个许国,魏广德之前还真没怎么注意到他,行事低调。
“那申阁老那些日子有没有去那余侍郎府上?”
魏广德继续问道。
“有,是老爷回京后第二日去的,头晚不是在陪老爷饮酒接风,第二晚他就去了余侍郎府上,呆了一个多时辰才离开。”
张吉答道。
余有丁字内仲,号同麓,浙江鄞县高桥镇岐山村人,据传是南宋名臣余天锡之后,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探花,和申时行同一科,有同年之谊。
所以申时行和余有丁走得近,也很好理解,毕竟一甲就他们三个人,还有个是王锡爵。
不过王锡爵因为前几年张居正“夺情”事件中坚决反对而触怒皇帝和张居正,之后致仕还乡。
最起码,在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王锡爵是不要想重新出头了。
必须承认,嘉靖四十一年那一届考生,特别是一甲三人先后全部入阁,在大明历史上其实也是很罕见的。
状元申时行、榜眼王锡爵,都曾经先后出任大明内阁首辅,而探花郎余有丁则是充任次辅,协助首辅申时行办公。
只是余有丁有一大劣势,那就是他比申时行、王锡爵都大了七八岁,注定在朝堂时间不会长久。
实际上,在王锡爵成为首辅前,余有丁就先一步卒了,否则按照内阁排序,应该是余有丁接替申时行。
下面人如此积极的运作,难免让魏广德在心里也生出一丝紧迫感。
现在他这个官儿已经当的明白了,上位者其实考虑更多的不是做什么事儿,而是如何维持自己的地位。
而要维持自己的地位,就是给下面人争取晋升机会。
下面人站在重要、关键的职位上,那么不管你做什么事儿,说什么话就能得到一呼百应。
指望上面人为底层百姓考虑,那都是扯淡,其实就算有相关政策出台,也是中上层官员为了积累政绩想出来的。
像张居正、魏广德这样一心为天下,为百姓考虑的阁臣,在大明历史上其实并不多见。
不是魏广德往自己脸上贴金,是真的没有。
就算有,也只是顺带。
其实说起来,他们这样的官儿当得还不如不当,累,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