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安排周到,已包下举办活动的酒店,作为宾客的休息下榻之处。
此刻,宴会厅楼上的豪华江景套房里,苏明婳和谢文茵相对而坐,静静听一个母亲陈述婚姻对女人的重要性。
一个女人最要紧的是,在最好的年华嫁给一个最合适的男人,经营一桩人人艳羡的美满婚姻,拥有常人望尘莫及的富贵荣华。
她自己就是这样做的,这是谢文茵的现实写照,也是她选择的完美人生。她认为自己的女儿也该这样度过一生。
那年,在伦敦的公寓,面对十八岁的女儿,她说:“你要好好想想,人应该怎样度过这一生。”
然后,她把答案摆在了女儿面前,唯一的固定的答案,不容许忤逆。
苏明婳何尝不明白,这从来不是一个思考题,也不是选择题。但这是她妈妈的人生,不是她自己的,更不是苏明婳的完美人生。
她也有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也许不那么完美,也许不那么闪亮,却是她热爱的生活,是她愿意努力奔赴的幸福,可以敞开心怀拥抱的热气腾腾的温暖。
她的妈妈知道吗?
都说知女莫若母,她的妈妈也许知道,也许并不关心,也不会想要听她诉说。
所以,苏明婳再次保持沉默。
谢文茵已经习惯了女儿的沉默。
她忘了自己的女儿也曾在小时候缠着她不停地喊妈妈,叽叽喳喳,总有一万个好奇又天真的为什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那个在她耳边吵闹不休的小姑娘终于学会了优雅和安静,这是她求之不得的。
她对她的沉默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那个笑容在夜晚昏黄的灯下,不是不温柔慈祥的。以至于苏明婳再次产生了温暖的错觉,也许妈妈也有为她的幸福考量。
谢文茵的笑容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条理分明、利益清晰的冷静话术。
关于女人婚姻和人生的铺垫已经完成,她开始切入主题,接上多年以来的未尽之言。那些因为失望心冷而没有诉诸于口,因为分隔两地而长久没有说出口的话,那些浅浅提点的委婉话语被展开详细阐述。
她不厌其烦地告诉女儿一桩完美的婚姻是多么重要,她和苏珺玮为了女儿能有一桩完美的婚姻,费尽心机,千挑万选,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长窗外江畔的灯火明明灭灭,归于永夜寂寥。
苏明婳在这一刻梦醒了,前一刻短暂的幻觉沉入无边的黑暗。她在黑暗里睁开眼睛,梦的翅膀也不死地再次轻轻煽动。
“妈妈,我记得你说过,你和爸爸是门当户对,你们给我找的完美婚姻也是门当户对吗?”
谢文茵大约没料到她会有此一问,眼神里倏然闪现出一抹嗔怒,片刻后又转为洞悉。
她直视女儿沉静的双眼:“你爸爸是我当时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因为我和你的爸爸,现在你有了比我更好的选择,你应当珍惜。”
一个美丽优雅、出身名门的钢琴演奏家,嫁给了一个声名鹊起、创业有成的名校海归大律师。艺术家和知名律师的完美结合,也是当代完美婚姻的典范。
很多年前,苏明婳曾经在一本顶刊时尚杂志上,看见过自己爸爸妈妈这对幸福眷侣的婚姻专题报道,标题是《童话照进现实——钢琴上跳舞的完美婚姻》。
里面还有一张他们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的照片。她的妈妈坐在三角钢琴前手抚琴键,爸爸站在她身后环住她的腰。而当时还是三四岁小姑娘的她坐在钢琴边的地毯上,在父母和美妙音乐的陪伴里,专注地完成一幅复杂的拼图。
她已经忘了那张照片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拍摄的,然而她幼时的记忆里只有爷爷奶奶、保姆和幼教,记忆深处没有任何一幅画面与那张照片相似。她记得爸爸总是有忙不完的工作和应酬,妈妈也有自己的钢琴和社交,她在爸爸妈妈身边玩耍的画面少之又少。
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她的爸爸妈妈这对般配的幸福伉俪不是完美婚姻。他们是金童玉女一双人,他们携手走进光彩亮丽的婚姻殿堂,共同度过风光美满的三十年,余生将继续谱写他们的婚姻童话给世人看。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
谢文茵语调起伏悠扬如弹奏钢琴,掌控节奏,时重时轻:“明婳,我希望你明白,你的婚姻不是你一个人的随心所欲,而是两家之好。”
苏明婳怔愣一瞬,缓缓牵起嘴角笑了。
心里也清楚明白了,所谓的“完美的婚姻”,既不门当户对,也不幸福美满,但是对苏家是有利的,对她的爸爸妈妈是有莫大好处的。一定能让他们在名流圈更上一层楼,甚至是一跃而上完成彻底的阶级跨越,所以他们认为她该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