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鉴于柏之萤晕车、晕船、晕机,跟着骆珩去新港的慈善晚会的交通方式,在他几番取舍之下,最后还是选择了直升机。
起码速度快。
骆珩很有经验,惯例在上机前就给他戴好口罩,聊胜于无地阻隔燃油味道。
柏之萤从来不干从舷窗往外望这种事,他的乘机姿势僵硬且始终如一,为了让骆珩从头到尾紧紧抱着他让他尽量免于摇晃,还答应晚上多吃半碗饭,后来骆珩握住他肩膀低头在他脸上自由啄吻,令柏之萤实在算不来这买卖做得如何。
他感觉自己赚大了。
天空碧蓝,晴朗无云。
离开南加后,航线几乎没再经过任何城市和村庄,穿过海峡和大片没有人类足迹的原始森林,照着最短的路线朝新港飞去。
骆珩的父亲在去年第四次连任亚太联盟主席,他的母亲宫阑,则一直以热心公益的面貌,出现在政经媒体的镜头前。
两人夫唱妇随,举案齐眉,谁看了,都要夸一句家和万事兴,已经是他们几十年婚姻的常态。
这次在新港举办的年中晚会,目的也是为了历年来产生的一批在实验室没有价值、回归社会又不顺利的基因融合体筹集善款。
由宫阑牵头、有骆世同出席的晚宴,规模不算太大,但到场的各个非富即贵,安保自然异常严格。
骆珩通过远程身份核验后,直升机得以按照指示停在距离会场十公里的军用停机坪,算是最快速的通行方式。
新港和南加一样,都属于临海城市。
但它地理位置稍有不同,三面环海,又受到西风带的影响,导致冬季温暖多雨,夏季凉爽。
七八九月的新港,日照充足,但平均温度一般不超过二十二摄氏度。
下机前,骆珩将一件米色风衣给柏之萤穿上。
他低头整理柏之萤风衣里面的牛仔裤和白衬衣,柏之萤纤细白皙的颈项就在他眼前弯出一个美好的弧度,侧脸皮肤柔嫩光滑,莹白的耳廓被一点碎发微微遮住。
骆珩伸手,帮他掖到耳后。
柏之萤抬头,目光纯真:“头发好像是有点长了。”
骆珩道:“好看。”
“我没说不好看。”柏之萤觉得他傻,“我就是说长长了。”
骆珩在他发顶揉了两下。
直升机的起落架已经固定好,骆珩在前,柏之萤在后,被他牢牢牵着一只手走到地面。
一行左手持盾、右手握枪的联盟军队士兵站在警戒线外,等待安保组成员对他们进行第二道核验手续。
骆珩换在柏之萤身后,等他先通过。
“麻烦您摘下口罩。”验完指纹,举着面部扫描仪的安保人员程序化道。
柏之萤依言动作,屏幕上亮起绿色对勾的同时,扫描仪发出一声清脆的“请通行”。
骆珩紧随其后。
慈善拍卖的下午场已经结束了,等待暮色降临后,酒会就要开场。
骆珩把时间掐得刚刚好,他们进入会场不久,宫问舟就站到大厅正中的壁钟前敲了敲香槟杯,讲了两句开场白,邀宫阑致辞。
宫阑今天穿了件黛青色的旗袍礼服,裁剪妥帖,腰际收拢,衬出姣好的身材曲线,头发尽数盘起,简单插了根竹叶型的发簪,颈项干净,妆容也是相配的干净大方。
她身上仅有的首饰,就是下午刚拍下的一对墨色耳饰。
耳饰本身不值钱,由水晶制成,来自收受失败融合体的残疾学校的一个学生的手工作品。
宫阑叫出五十万,是在场一个很低调的数字,将被用于该校的生理卫生室的建设。
黑色水晶晃动间隐隐折射光线,与宫阑整个人身上流淌着温柔的气息交汇融合。
她的声音同样温柔,但发言内容铿锵有力,以一句“我们坚信,人类基因高贵不可泯灭,但尊重每一个独立而自由的灵魂,才是整个社会得以抵达文明终点的唯一途径和幸福之源”结束,大厅里响起绵延不绝的掌声。
宫阑在一众带着微笑的注视中走出人群中央,停在骆珩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