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太傅为上 > 第131章(第1页)

第131章(第1页)

蔺宁听了眼前一亮,“这么说你早有打算?”

“解妻之忧困,乃夫君之责。”褚元祯突然伸手掐住蔺宁的腰,就这么抱了起来,“都怪你罗里吧嗦,现下我改主意了,我们一起洗。”

蔺宁身子一震,察觉出了那语气里的不妙,简直太不妙了。

*

几日之后,蔺宁以国子祭酒的身份上了一道奏折,大抵是要摒除士族子弟无门槛入学的旧制,入学者无论出身贵贱与否,须得参加统一的“院试”,只有通过院试者,方可成为国子监监生。

如此一来,国子监不再有官生、民生之分。

京都里的士族大家顿时怨声四起,本来嘛,有些士族子弟虽懒散,但也能凭着父辈的功绩以官生身份入学,入仕后尚能一生顺遂,再不济,私下送点银子,也能解决问题。可这“院试”一出,什么法子都无效了。

于是人们纷纷笃定,这道奏折定会留中,毕竟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哪能说改就改?一旦改了,便是打了世家大族的脸,官宦子弟怎能与平民百姓平起平坐?

哪知褚元祯不仅没有留中,还称赞蔺宁此举“甚得朕心”。

国子监的风向霎时变了,大门前被人公然张贴了言辞激烈的文章,大骂蔺宁魅主,擅改祖宗礼制,根本不配为国子祭酒,实则不过是个以男色侍人的伪君子罢了。

这还不算,蔺府也被人泼了粪,甚至有人直接闯了进去,在庭院里以刀剑相迫,逼蔺宁收回那道折子,幸亏有裘千虎在,三两下便把人制服了,这才避免了伤亡。

国子监的这把火确实烧起来了,但却违背了一开始的初衷。人们不再在乎士族子弟是否享有专权,而是把矛盾对准了蔺宁,骂他以不正当手段欺君魅主,实现个人野心甚至祸乱朝纲。

这把火烧的非常妙,若单论国子监一事,奉天殿上尚有可争辩之处,如今五姓的声望大不如前,新提拔的官员中不少都是寒门出身,赞同“院试”者不在少数。而说到“魅主”这件事,那风向几乎是一边倒了,毕竟褚元祯对蔺宁的偏袒有目共睹,不少老臣上书请求立后的折子都被驳了回来,眼下正好借着这把火,名正言顺参蔺宁一本。

褚元祯怒不可遏,他已经猜到了是谁在背后操纵风向,这件事只有墨宗迟能办到!齐州墨氏本就是书香大族,在一众读书人眼里声望极高,只是墨老爷子重视人才提点,向来不屑官僚间的明争暗斗,到了墨宗迟这辈,竟也学会了搬弄是非!

蔺宁看着那些折子,无所谓地说道:“参就参吧,我又不怕。”

可褚元祯看不得这些污蔑之言,再一次摔了折子后,就要派人将墨宗迟抓起来问罪。

蔺宁赶紧将他拦下,“抓什么?皇帝抓人也要讲证据,你只凭猜测如何抓人?”

褚元祯不说话了,气得在屋里踱步。

“登基大典。”蔺宁话锋一转,“你现在就顾好登基大典,旁的事情都不要管。”

“你的事也不管?”褚元祯反问:“任他人污蔑你?”

“怕什么,随便他们去说。”蔺宁看得开,“有句话说得好,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眼下国子监处在风口浪尖上,人们想说什么便说什么。待到来日,国子监剔除了那些游手好闲之辈,真正培养出一批朝堂所需的股肱之才,人们自然会明白‘院试’的合理性,也就没人质疑我是不是‘魅主’了。”

“你说得倒有几分道理,听起来确是这么回事。”褚元祯皱了皱眉,“只是那句话——什么时间什么真理,听着着实叫人迷惑,此话是谁人所言,为何我从没听过?”

“这个嘛。”蔺宁一摆手,“乃一位高人所言,你学艺不精,自然没听过。”

眼下离着仲春越来越近,即便有再多的流言,也都湮没在筹备登基大典的忙碌中了。

花开二月,便是仲春。登基大典那日风和日丽,已有了春日的融融生机。

大典之前要祭祖,羽林卫一早就严阵以待,将方圆五里排查了数遍。这几日褚元祯没有睡好,接连几日做梦都是前世的场景,蔺宁胸口的血糊了他一手一脸,让他夜夜都从梦中惊醒,故而将巡防人数整整增了一倍。

吉时到,褚元祯手执祭祀长剑登上祭台。礼乐奏响,群臣跪拜,山呼万岁,祇告天地、宗庙、社稷,新帝登基,与民更始。

褚元祯沿着长阶前行,他走的很慢,甚至有些心不在焉,目光忍不住地向下瞥,看到了跪在最前面的魏言征、许绅等人,耳畔是震耳欲聋的“吾皇万岁”,他再看,却依旧寻不到那抹身影,只看到一个个跪着的人。

太远了。褚元祯心想,他曾渴望万人皆跪唯他独尊,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他想做的,却是走到那一人面前,亲手将他扶起来而已。

这一身衮服让他与日月比肩,也令他不能随心所欲,这便是做皇帝的无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