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宫里有莲花 > 第32章(第2页)

第32章(第2页)

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她对命运的不甘与无奈,临死前,她写下此诗,表达了对失去生命的无奈与悲愤。

邓皇后听闻此事,状若惋惜的轻轻叹了口气,目光瞥向诗中的何言身自当四字,眼神中没有惋惜只有冷漠。她缓缓将诗稿凑近烛火,火光映照着她那阴沉而复杂的表情。诗稿在火焰中逐渐化为灰烬,仿佛念奴娇的在这世间的一切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她倒是个烈性女子。邓皇后轻声说道,语气中是装出来的赞赏和遗憾。她承认,念奴娇若是认下鸿儿是她生的,她本可以让她在这宫廷中拥有一席之地,甚至金屋储之,给予她荣华和富贵。然而,她却走向了绝路。看着那逐渐熄灭的火焰,邓皇后又叹了口气,可惜了这手好簪花小楷。

合纵

◎西羌◎

梅清涵原是邓玥还是元殊时宫中的尚寝,因对元殊忠心,李珂当时为了能让元殊从皇嫂变为皇后有所助力便将梅清涵封为贵妃,还特许了她协理后宫之权。

元殊在宫外生下李鸿的事梅清涵并不知情,满心以为邓皇后做一切机关算尽的事都是为了立李澄为储君。当她发现邓皇后在出宫的那一年多里又生了个小皇子,而且是元殊当年口口声声说厌恶的李珂的儿子时,她还欲立幼子为储君时,梅清涵的忠心终于有所动摇。不仅是因为主少母壮而国疑的缘故,还因为梅清涵是真的恨李珂,且真的有爱国之心。

她一壁去密信给在前线杀敌的肃王李澄,让他战事一完,立马回京。一壁假意逢迎,协助邓皇后安顿回宫的小皇子。

元殊在怀抱李鸿时,深感心中忧虑。李鸿因年幼时误服了假死药,导致他的身体自幼就比同龄孩子要赢弱许多。加之难产以及在婴儿时期不幸患上脑膜炎,使得他的身体与智力发育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今四岁了,他的认知能力仍然存在显著的障碍。

更为夸张的是,李鸿的认知障碍严重到甚至无法分辨日月,常常将梅清涵佩戴的翡翠耳坠当作玩具,不自觉地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唤她为娘。这一行为让周围的人都感到十分无奈与沮丧。

面对这样的情况,元殊试图用各种方式来刺激李鸿的智力发展。一日,她将玉玺与拨浪鼓并排放在李鸿面前,试探性地问道:选一个当玩具吧。然而,李鸿却出人意料地抓起沉重的玉玺,狠狠地砸向自己的额头。顿时,鲜红的血珠溅在了元殊洁白的裙裾上。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元殊却并未显得慌乱或惊恐,反而大笑起来:好!有我邓氏风骨!

朝臣们听说被迎回的四岁皇子竟然如此病弱,智力也显得不太正常,心中焦虑万分。他们深知这位年幼的皇子即使成年也无法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因此接连上书乞求邓玥迎回大破西凉军的肃王夫妇,以稳定朝局、安稳民心。

然而,邓玥对这些朝臣的请求却不予理会,态度坚决而冷漠。这使得整个朝中大臣们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另一边,李澄虽然收到了梅贵妃的密信,但是强敌压境,国家形势危急,他不得不继续坚守在边疆,以抵御外侮。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不敢有丝毫懈怠。

李澄充分利用雍州控扼陇右、俯瞰河西的地缘优势,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他在乌鞘岭、萧关等重要关隘构筑了连环堡垒,将西凉骑兵牢牢地限制在狭窄的谷道之中,使其难以施展威力。

为了进一步削弱西凉军的实力,李澄还上书朝廷,建议对过往萧关的商队征收铁蹄税,专门收取西凉军急需的精铁、盐巴等战略物资。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曾创下一个月内收取西域各国军购物资二十万两白银的惊人记录,为大夏的安宁立下了赫赫功绩。

萧关,这座雄关险隘,坐落在六盘山的余脉之中,自古以来便是关中平原通往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李澄对前朝遗留下来的烽燧进行了巧妙的改造,利用萧关的地形优势,将这条咽喉要道切割成了五段曲折蜿蜒的之字形隘路。

在这五段隘路上,李澄精心布置了各种防御设施。每一段隘路的两侧都埋设了狼牙拍、铁蒺藜等致命的障碍物,这些障碍物锋利无比,足以让任何试图强行通过的敌人付出惨重的代价。每当西凉骑兵艰难地通过这些隘路时,都需要付出三成以上的伤亡代价,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李澄的防御手段并不仅限于此,在隘路的尽头,他更是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回马箭阵。这个箭阵充分利用了萧关地形的回音效应,当西凉骑兵艰难地通过最后一段隘路,即将看到希望的曙光时,突然间,无数箭矢如雨点般从天而降,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回声,制造出了极大的恐慌和混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