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最看好的两个苗子,那便是祖洪才和苏木栖了。
他真恨不得天天守着这两个宝贝苗子,让他们二人取得好成绩。
这样的话,若是别人考不好,他也无所谓,是别人资质不行,反正他是教出了这两个优秀学生的,都是一样的教法,别人若厉害,自该也像这两个学生一般成绩优异。
所以,不是他的问题,而是那些学生不行,凭他的能力,完全能有资格做皇帝的太学山长。
就在这样紧张的气氛当中,燕王登基成皇帝之后的第一届恩科考试便开始了。
因为此次恩科开得时间特别急,所以参加的人比较少,基本上只是南京周边的学子知道消息,以及从燕地带来的那些太学生能参加。
而对于没有接到消息的其他举人来说,便会遗憾地错过此次考试。
祖洪才和苏木栖就是两个能参加此次恩科的幸运儿,他们带着考篮和自己的名帖,精神抖擞的到国子监那里去参加考试了。
第65章恩科开考祖洪才等人参加了恩科考试……
第六十五章恩科开考
(祖洪才等人参加了恩科考试)
祖洪才和苏木栖二人虽然已经是举人了,但还是被严格的搜身,所提着的考篮也被拆的一塌糊涂。
在经历过了重重的检查之后,二人才拿着名帖进入了国子监的考房。
没有办法,自古以来科举都是一条鱼跃龙门的通天大路,好多人自己才学不够,又想考中,就不得不走这些道路。
即便是在搜查的如此严格的情况下,每年都还会抓出来不少舞弊的人,舞弊的方式简直让人叹为观止、闻所未闻。
若是不严格限制,还不知道这个考试会乌烟瘴气到如何的程度?
这些都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所以,即便搜身再难挨,再伤颜面,祖洪才和苏木栖二人也只得服从规定,乖乖的被搜身。
进入考房之后,祖洪才和苏木栖便被分到不同的考房,见不到彼此了。
这个考场很大,虽然因为参与人少的原因没有坐满,但也能看得出来参考的人数绝不少。
看来,大家都还是有先见之明的,一般新朝建立之后,皇上施恩的方式就只有那么几个,开恩科也是大概率的事件。
所以,当然有些有钱也有闲的人借故游学到南京城,一边可以参加一下新皇的登基典礼,看看新朝的气象,另一边也可以赌上一把。
这不,他们这些人不就赌赢了,现在便可以安稳的坐在考场里参加恩科考试了。
但这样有钱有闲的人毕竟不是全部,这次恩科参考的人数比起其他届还是少了一些。
因为人数不够多,国子监没有完全坐满,所以临近茅房的那几个臭号并没有分配给学子们,倒也是免得影响大家发挥了。
祖洪才被分配的考房也是一个挺好的考房。南京城这边毕竟是繁华的国都,比起资源匮乏的燕地来说,条件确实更好。
祖洪才觉得自己所在这个考房不仅比之前考举人的那个考房大很多,甚至比前世里自己在燕京城里进过的那个考房还要更胜一筹。
祖洪才赶紧取了清水,用抹布将考房简单打扫一番,然后坐等发试卷。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次是恩科的缘故,试卷并不算太难,第一天的试卷拿到手之后,祖洪才松了口气。
这次的策论题目不难,主要是治国平天下的,天下百废待兴,从哪个角度答都不算很难。
祖洪才于是沉吟了一番,提笔在草稿纸上写了一篇八股文,认真订正过后,再誊抄在纸面上。
写完之后,未到掌灯时分,特别等待试卷干透,早早交了卷子,躺在床铺上休息。
此时的祖洪才,水平与前世已然不可同日而语,他觉得自己考上进士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因此没有太多的心事,躺了不久之后便入睡了。
第二天醒来,他先排队去上了个茅房,然后照例的打扫一下考房,等待发试卷。
第二天是考诗词歌赋,也就是大家的文化水平。祖洪才也是不惧的。
他这方面的水平不是特别高,但中等偏上肯定是没问题的。而且这一卷在恩科当中所占的分值不算特别高,他也不算特别在乎。
再休息了一天,便是第三天,最后一场考试了。
这次考试是一篇小策论,是与军事相关的。
祖洪才有些好奇,之前并未考过这类的卷子,因为他做过往上数十年的考试真题,都是王长风山长找来给他和苏木栖练笔用的。
会考农业、会考水利、会考经商、会考律法,但考兵书这还是头一次。
不过这正好是祖洪才的强项,他不但熟读兵书,还进行过深刻的实践,在这一块,他绝对是碾压众人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