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授官可以挑个好位置,别被弄到那种面上光鲜内里不实在的位置去受气。
再说了,三年后在授官的时候,就不一定再授正七品了,有可能往上升一升,反正不会比正七品差。
而且这个庶吉士的馆选考试,是只有考中二甲的进士才有的优待。
所以这一科的二甲进士当中,没有谁选第一条路,都要参加馆选碰碰运气,考不中再去选第一条路,直接授官呗,万一考中了呢?
对于三甲同进士来说,等待着他们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到吏部去等待授官。
此时国家百废待兴,有很多空位置,所以他们很幸运,全部都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实缺。
对于那些举人来说,也能去吏部排队等待授官,他们的官级和位置肯定就没有三甲同进士那么好了。
虽然三甲同进士及不得一甲二甲,也不是普通的举人可以比拟的,自然比那些等着授官,不愿意再继续考试的举人高一等。
但这一切的纷纷扰扰,都与一甲三人无关。祖洪才三人开开心心的到翰林院去报到了。
翰林院相当于是皇上的秘书处,之前有种说法“非翰林不入阁”,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翰林院呆过,才有资格日后做丞相。
此时距离皇上登基已经好几个月了,内阁已经被皇上完全肃清,现在的丞相已经换成了皇上在燕地时期就很信重的孔承宇丞相。
祖洪才三人在翰林院掌院带着去拜见孔承宇丞相的时候,孔承宇丞相对祖洪才表现出了一种很熟络的态度。
不仅对他的才学大加赞赏,还提起了以前在燕地的旧事,将之前祖洪才提出修建坎儿井的做法,以及当今皇上和孔承宇丞相自己在燕地大力推广这件事的功绩给大家说了。
大家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孔承宇丞相是想在全国都推广这个工程。
这对于大家来说根本是无损利益的事,因此花花轿子抬人,很容易便通过了。
非常时期里,大家也不想事事都触新皇和新任孔丞相的霉头,无关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他们还是很好说话,毕竟双方都还在试探当中。
祖洪才自然是谦逊,不敢当孔承宇丞相的赞叹。可他不管再怎么做,孔承宇丞相这番作态一出来之后,他就被绑在了孔丞相的战车之上了,会被大家觉得是孔承宇丞相的人。
不过祖洪才对此也不甚在意,因为在更早之前,他就已经选择了加入燕地,成为燕地集团的一份子。
他的妻子也与燕地的将军们交好,他们一家早就都绑在燕地集团的战车上了。
这世间的事,有时就得站一边,想要两边讨好的人,最后很容易两边都得罪。
翰林院的掌院大人乃是南京应天府遗留的官员出身,在他心里,自然对于江南人士乔子显榜眼更有好感。
之前在内阁的时候,乃是孔承宇丞相的主场,一切由他做主,掌院大人不好多说什么、多做什么。
但回到了翰林院之后,转运大人在分配工作的时候,以年纪轻、不堪大任、还需要继续学习为由,给祖洪才和苏木栖安排了比较轻松但是不容易出成绩的工作。
反而因为觉得老成持重、文采斐然而给第二名榜眼乔子显安排了更重要、也更容易出彩的工作。
在排座位的时候,掌院大人也很有倾向性,明显给乔子显安排了一个采光更好、条件更好的办公室和办公桌。
而明明作为状元的祖洪才,却和探花郎苏木栖一起被安排在了一个光线不好、位置又不好的角落里。
苏木栖的成绩不如乔子显,他被安排的位置差过于乔子显倒还不算什么稀罕事。
只是比乔子显名次更高的状元郎祖洪才的待遇位置竟然还更低,就不得不值得大家多想想了。
这样一来,翰林院的人全都知道,翰林院掌院大人不喜欢新来的状元郎祖洪才了。
第70章御前奏对皇上,不如迁都燕京城吧!……
第七十章御前奏对
(皇上,不如迁都燕京城吧!)
对于这种不公平的对待,祖洪才只是一笑置之。他心里很清楚,孔承宇丞相是管理翰林院掌院的上司。
这个翰林院掌院即便对自己再不满意,也不敢明面上对自己不公平。
否则,自己一状告到孔承宇丞相那里去,他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他只敢背地里暗戳戳的弄这些花活,那种无伤大雅的歧视,便是自己去向孔承宇丞相告状也不好使的那种。
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翰林院掌院大人却是不会敢做的太过的,那种时候自己一状告到孔承宇丞相那里,岂不是反倒让丞相捏住他的把柄?
说不得到时候,他连这个翰林院掌院的位置都坐不住了,他又如何敢呢?
既然如此,祖洪才就没什么好争的了。淡定的在翰林院里过自己悠哉悠哉的生活。
每日下班后飞速回家,净琢磨着怎么给自己的妻子于小英弄一桌美食,好好犒赏一下她劳累了一天的身体了。